维权救助

预防职业性中毒的常见问题

字号+ 作者:小编 来源:职业病网采编

2016-02-28 21:14 我要评论( )

核心内容:职业中毒是我国目前最严重的职业病之一,在一些行业职业中毒呈现集中群发的趋势,致使群体性职业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法律快车小编总结职业中毒案例得知,绝大部分是由于职工缺乏职业卫生基本知识、防护意识淡

  核心内容:职业中毒是我国目前最严重的职业病之一,在一些行业职业中毒呈现集中群发的趋势,致使群体性职业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法律快车小编总结职业中毒案例得知,绝大部分是由于职工缺乏职业卫生基本知识、防护意识淡薄、防护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以下快车小编为您传递职业卫生基本知识和有关常识,防患于未然。

  1、什么是职业性中毒

  人们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因接触化学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短时间接触高浓度毒物会导致急性职业中毒﹔长期接触超标、浓度水平较低的毒物会引起慢性职业中毒。慢性职业中毒危害面广,潜伏期长,应提高警惕并引起高度重视。

  2、化学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化学毒物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进入人体,还会对皮肤、眼睛等黏膜造成刺激。

  (1)呼吸道:大部分职业中毒都是毒物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然后进入血液,随体液循环停留并蓄积在肝、脑、肾等脏器中,作用快,毒性强。

  (2)皮肤: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有些毒物被皮肤吸收而致人中毒,如有机磷农药、硝基化合物等,还有一些刺激或腐蚀皮肤,如接触玻璃纤维、酸碱液等。

  (3)消化道:经由污染的手,或被污染的水杯器皿等,将毒物带入消化道而致职业中毒,如进食被铅等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及误服毒物等也可导致中毒。

  3、可接触到化学毒物的环节

  化学毒物可能出现在生产的重点环节有:(1)原料开采与提炼:开采过程中可形成粉尘,如锰矿中的锰尘﹔逸散出蒸气,如汞矿﹔冶炼过程中可产生大量蒸气或烟,如炼铅。(2)材料搬运与储藏:液态材料因包装渗透而经皮肤进入人体,如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贮存气态毒物的钢瓶泄漏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3)加料:在加料过程中,固态原料可导致粉尘飞扬,液态原料有蒸气溢出或有液体飞溅。(4)化学反应:某些化学反应如控制不当或加料失误可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如产热或产气的反应进行太快可发生冒锅或冲料,使物料喷出反应釜,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出有毒气体或蒸汽,有的可同时带出有害雾滴。(5)工业三废处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氟化物、汞、铍化物等。(6)检修:管道、设备维修、检修,容器清洗等过程可有气体逸出,或有液体溢出、喷溅而污染双手或体表等。(7)其它:如进入地窖、阴沟、矿井下废巷道或清除化粪池时,会有硫化氢逸出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