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是一门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用穿刺针、导丝、导管等器材到达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或治疗的新兴学科,因其微创性、定位准确、疗效高、见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正迅猛发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同时也吸引了广大年轻医师从事该领域的实践。青年医师刚开始学习介入放射学时往往兴趣很高,尤其对介入操作,但常忽视自身的职业防护。另外,以前所受的该方面教育较少、意识淡薄,以及初学者常顾此失彼也是重要因素。以下就辐射防护和损伤感染的预防两方面谈谈介入放射学操作学习中的职业防护。
1 辐射的防护??? 目前介入操作绝大多数是在X线引导下进行,介入操作比其他X线诊断的辐射剂量透视大大增加,因此如何减少辐射关系到介入放射学工作者的职业生涯,应严格按辐射防护的原则要求学生。
??? 1. 1 时间原则 辐射计量与曝光的时间呈正比,因此应尽可能减少曝光时间。在学生正式操作前应让他们熟悉各种操作器材的特点和操作方法,并在模具上反复练习;在上台前让其讲述操作的步骤、所用器材、解剖结构及注意事项等,以便顺利完成,减少操作时间。操作时,除必须透视观察外,应及时停止曝光,初学者往往在手上操作停止后仍踩透视键,应及时提醒。不需要在操作间的学生应提醒其离开。
??? 1. 2 距离原则 由于X线在空间走行时其线束分散,辐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也即如果从辐射源的距离增加一倍则剂量减少至原来的1/4。虽然这种关系适合于某一点辐射源,但临床上当病人是重要散射源时,距离原则对减少辐射剂量非常重要,应尽可能离球管(病人照射部位)远些。还有,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操作时,对导管的控制能力较差,常用两手同时捏住的一个部位操控,势必造成身体向球管处倾斜,造成辐射剂量增加,尤其对晶状体和甲状腺不利,应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挺胸抬头、两手撑开的姿势和习惯。
??? 1. 3 屏蔽原则 X线在通过物质时,其强度的衰减除了物质本身的衰减系数外,随物质的厚度成指数倍衰减。因此,少量的衰减(屏蔽)物质就可大大减少X线的强度,如0. 5 mm的铅(常规铅围裙)可减少90%以上的X线的强度。在介入操作室的工作人员都应穿上铅围裙,还应提醒学生戴上铅眼镜、铅围巾和铅帽以保护晶状体和甲状腺等敏感部位。另外,还要尽可能用铅玻璃或挡板等以进一步减少所受的射线剂量。
??? 1. 4 光圈原则 光圈的大小决定X射线束的面积,光圈缩小则X线减少,人体所受的剂量亦减少。因此,在不影响诊断和治疗所需视野的前提下,应提醒学生尽可能地缩小光圈。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