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各地高温天气持续,催 热 医院就诊潮。感冒发热、心脑血管患者明显增多,多家三甲医院病床爆满。广东省卫生厅昨天发布高温健康提醒, 职业性中暑是法定职业病,用人单位及市民应注意防暑降温,尤其高温作业人员须警惕出现中暑。
患高血压糖尿病不宜高温作业
广东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处负责人表示,职业性中暑是我国法定职业病。诊断职业性中暑主要根据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主要指工作时的气象条件)及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主要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
环境温度过高、湿度大、风速小、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是发生中暑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从事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炼钢车间,机械铸造工业的铸造车间,陶瓷、玻璃、砖瓦工业的炉窑车间,发电厂、煤气厂和轮船的锅炉间等属于干热环境,易发生职业性中暑。高温、高湿的湿热环境下作业如纺织、印染厂、深井煤矿等行业的工人也易出现职业性中暑。 另外,夏天露天作业、野外作业如建筑作业、码头作业等工人也易患职业性中暑。
卫生厅要求,工人在从事高温作业前要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检。发现Ⅱ期及Ⅲ期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亢、糖尿病、大面积皮肤疤痕等工人,属于高温作业禁忌证,不适宜从事高温作业。
须保证高温作业人员充分休息
省卫生厅表示,进入夏季,企业应根据所在地区气候特点,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减少高温接触时间。休息区应尽可能远离热源,并有足够的降温设施和饮料。可专门设立具有空调系统的工人休息公寓,保证高温作业人员在夏季有充分的睡眠与休息。
在个人防护措施方面,高温作业工人的工作服应采用耐热、导热系数小、透气性好的织物制作。防止辐射热,可用白帆布或铝箔制的工作服。此外按不同作业需要可供给工作帽、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特殊高温作业工人,如炉衬热修、清理钢包等工种,为防止强烈热辐射,须佩戴隔热面罩和隔热、阻燃、通风的防热服。
专家建议,高温作业工人应按出汗量合理补充水和盐分,最好的办法是供给含盐饮料,一般每人每天供水3-5升,盐20克左右。在8小时工作日内出汗量少于4升时,每天从食物摄取15-18克盐即可,不一定从饮料中补充盐分。出汗量过多时,需从饮料适当补充盐分,饮料含盐量以0.15-0.2%为宜。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此外,高温作业时能量消耗增加,膳食中的蛋白质应适当增加,并应补充维生素和钙。
(记者/陈枫 通讯员/粤卫信)
关键词: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