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验结果的分析
1、有效数字和数据的取舍
在记录和整理分析结果时,每个数据只能保留一位可疑数字,也就是说只有末位数是可疑的,而且记录的数据位数,只决定于方法(或仪器)的精确度。可疑数以后的数字可根据“四舍六入五单双法”的原则处理。
有效数字的计算是几个数值相加减或相乘时,保留有效数字的位数最少的一个数为准。
在大量的测定中,常有个别数据偏离其他测定值,这种数据称为可疑值(离群值)。在数据处理时需按一定的方法取舍。常用的方法有Q检验法(测定次数n≤10时用)和Grubbs检验法(数据呈正态分布时用)等。
2、“末检出值”的判断与处理
“未检出”常常是由于被测定物浓度太低或分析方法不够灵敏时,出现的一些小于方法检测限的数值。
“未检出”并不等于被测物浓度为零,而是分布在真正的零值和检测下限之间的数值,所以用零来代替显然是不合理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下述两种方法:①将“未检出值”按生物限值的l/10参加统计处理;②将“末检出值”按分析方法检测下限的l/2参加统计处理。
3、实验结果的正确表达
在生物监测中用平均数和标准差来表示。平均数常用的有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
4、结果的统计分析
根据监测的目的有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当两个均数间、一组成对测定数据间进行比较时,常用的是t检验。制作标准曲线时需用直线回归。表示两个变量间直线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则用相关系数。随着生物监测的深人研究多因素分析是必须掌握的。
二、检验结果的解释
1、参比值
也叫参考值,指某些生物监测指标在不接触职业毒物的健康人群中,也可检测到一定的水平,有时也称本底值。
非职业接触水平:即一个能区分职业人群和非职业人群的参比值,是评价职业接触水平的重要依据。
参比值过去常错误的称谓正常值。
由于不同地区地质条件不同,土壤、水源、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存在地区差异,加上饮食习惯不同,某系参比值存在地区和民族的差异。
参比值分个体参比值和群体参比值。
个体参比值:本人未接触某种毒物之前的检查结果。
群体参比值可以利用文献资料确定,或通过测定参考组人群的生物材料确定,一般在资料统计分析后,取均数的95%上限值(只引起升高的情况),或取97.5%的上下限之间的范围(过高或过低均有一定危害)。
2、生物接触限值
生物接触限值(biological exposure limit, BEL):接触者生物样品中有毒物质或其代谢产物的浓度,或其效应的最大容许量。
在此限量下,95%以上的接触者健康不会受到损害,同时也表明此种条件下经各种途径接触毒物的总接触水平是容许的;但不能保证每个个体不出现有损于健康的反应。
是衡量有毒物质接触程度或健康效应的一个尺度,当属卫生标准范畴。
目前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公布了生物接触限值,以美国政府职业卫生工作者协会(American conference of governmental industrial hygienists,ACGIH)和德国非政府的科学研究联合会(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DFG)公布的数量最多,前者的称为生物接触指数(biologic exposure indices,BEI),后者称工业物质生物耐受限值(德文为 Biologische Arbeitsstoff Toleranzwerte,BAT)。
生物接触指数(biologic exposure indices,BEI):按照ACGIH的解释,BEI代表工人经呼吸道吸入处在阈限值浓度的毒物,其体内可监测到的内剂量水平。
并不表示有害与无害接触的界限。由于个体差异性,某人的测定值可超过BEI而不危及健康。如果个体的测定值在不同时期持续超过BEI,或一群人的多数测定值超过BEI,应检查为什么超标,并设法降低环境中的接触水平。
工业物质生物耐受限值:指接触者体内某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的最高容许量,或偏离正常指标的最大容许值。
根据现有认识,该容许值一般可保证工人长期反复地接触,健康不受损害。
BAT是根据职业医学和毒理学保护健康的原则,既考虑化学物的健康效应又考虑了适宜的安全界限而制订的健康个体的上限值,制订BAT的目的在于保护健康。
显然,BEI强调它是内剂量水平,反映接触情况。BAT则强调健康效应,
3、生物接触限值的制订方法
上限法:以呼吸道吸入为主的毒物,可根据空气中毒物与生物材料中毒物或其代谢产物或其对应的生物学效应的相关关系,特别是暴露在该毒物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下生物材料中的有关参数加以确定。然后根据这些参数统计量的95%上限,定为生物接触限值,也就是将5%对该毒物反应特别强烈者加以剔出。
生物接触限值随车间空气中该毒物最高容许浓度的变动而作相应改变。
生物效应法:根据生物材料中有关参数与健康效应的相关关系加以确定,一般选择机体健康不发生不良反应的水平定为生物接触限值。
该方法比较合理,应成为今后制订生物接触限值的主要途径。
但“机体健康不发生不良影响”或“机体健康不发生影响”的标准,通常很难得到足够的定量数据,这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生物效应法:对某市某蓄电池厂附近幼儿园的热痛调查表明,当血铅均值为24μg/dL时,RBC游离原卟啉(FEP)和锌原卟啉(ZPP)均值无显著变化;当血铅均值为35.7μg/dL时,FEP和ZPP均明显升高。故建议该地儿童血铅的生物接触限值定为25μg/dL。
必须结合环境监测结果;一般认为,生物样品检验大部分是用于群体评价,根据观察结果的分布情况做出相应的评价。
如全部观察值均低于限值,可认为工作条件是令人满意的;若全部或是大部分结果高于限值,则提示存在过量接触,需对工作环境采取预防措施;当大部分结果低于限值,仅小部分高于限值时,需考虑两种可能:一是这部分个体因为作业的缘故,的确接触水平或程度高于其他大部分个体,需要通过改善环境抑或其他措施,如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减少接触。二是这部分个体因自身因素,如特别易感或非职业性的接触,造成指标偏高,需要采取岗位调整抑或健康促进等措施。
职业卫生检验
职业人群生物样品检验能够较为准确地提供劳动者的实际接触水平,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和外源化学物危险度评价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为健全劳动卫生法规和监督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但生物样品检验仍面临很多问题,需要专业工作者今后更大的努力加以解决。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