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52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 160.39-2004
————————————————————————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烯烃类化合物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alkenes
in the air of workplace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GBZ/T 160.39-2004
前 言
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烯烃类化合物 [包括丁烯(Butylene)和丁二烯(Butadiene)等]的浓度。本标准是总结、归纳和改进了原有的标准方法后提出。这次修订将同类化合物的同种监测方法和不同种监测方法归并为一个标准方法,并增加了长时间采样和个体采样方法。
本标准从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5年,本次是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北京燕山石化总公司合成橡胶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伯洪、姚明和张文娟等。
GBZ/T 160.3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烯烃类化合物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烯烃类化合物浓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烯烃类化合物浓度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3 丁二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3.1 原理
空气中丁二烯用活性碳管采集,二氯甲烷解吸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3.2 仪器
仪器操作条件
色 谱 柱:
柱 温:
汽化室温度:
检测室温度:
载气(氮气)流量:40ml/min。
3.3 试剂
3.3.2 6201红色担体,60~80目。
3.4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
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炭管两端,置清洁的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冰箱内可稳定保存7d。
3.5 分析步骤
3.6 计算
293 P
Vo = V × ————— × ————— …… (1)
273 + t 101.3
式中 :Vo — 标准采样体积,L;
V — 采样体积,L;
t — 采样点的温度,℃;
P — 采样点的大气压,kPa。
(c1 + c2) v
C = ——————— …… (2)
Vo D
式中:C - 空气中丁二烯的浓度,mg/m3;
c1 ,c2 - 测得前后段解吸液中丁二烯的浓度,μg/ml;
v - 解吸液的体积,ml;
Vo - 标准采样体积,L;
D - 解吸效率,%。
3.7 说明
3.7.2 100mg活性碳的穿透容量为5.5mg。解吸效率为84.1%~99.4%。每批活性碳管应测定其解吸效率。
4 丁烯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4.1 原理
空气中的丁烯用注射器采集,直接进样,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4.2 仪器
仪器操作条件
色 谱 柱:
柱 温:
汽化室温度:
检测室温度:
载气(氮气)流量:40ml/min。
4.3 试剂
4.3.2 6201红色担体,60~80目。
4.4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
在采样点,用样品空气抽洗100ml 注射器3 次,抽100ml 样品空气。
采样后,立即封闭注射器口,垂直放置,于清洁容器中运输和保存。样品应在24h 内测定。
4.5 分析步骤
4.6 计算
m
C = ——— × 1000 …… (3)
V
式中:C — 空气中丁烯的浓度,mg/ m3;
m — 测得样品气中丁烯的含量,mg;
V — 进样体积,ml。
4.7 说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