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全省安全生产双基工作现场会今天在顺德召开,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交流、总结安全生产双基工作经验,对全省下一步的安全生产双基工作作出部署。今天上午,大家参观考察了顺德区容桂镇街道办事处及其下属4个居委会和3家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直观感受;等一下,佛山市政府、顺德区容桂街道办事处、番禺区桥南街道办事处、深圳市龙岗区政府的领导将作大会发言,就基层安全监管、机构与队伍建设等工作交流主要做法、成效和经验,相信对下一步开展安全生产双基工作会有所启发。待会,佟省长还将对安全生产双基工作作重要指示。下面,我先讲两点意见:
一、我省安全生产双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新经验、新模式不断涌现
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及其安全监管部门围绕“打好基础、抓住重点、落实责任、依法监管”的基本思路,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推动了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在监管力量上,监管机构和队伍已从省、市、县向镇(街道)一级延伸,目前全省1610个乡镇(街道)已有1302个成立了乡镇一级安全监管机构,拥有乡镇安全监管专、兼职人员4512人。在安全投入上,省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逐年增加,从2006年的370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8000万元;全省各地也相继设立了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其中深圳、东莞等市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均超过1千万元;专项资金为推动安全生产双基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特别是对进一步改善安全监管硬件水平给予了有力支持。在基础建设上,安全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标准为主干,以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分支,以规范性文件为辅的安全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操作规程等方面,内容覆盖矿山安全、劳动防护用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和工矿商贸安全生产安全规程等行业(领域),各行业企业自身安全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取得实效,全省在研究公共安全、重大危险源管理、应急信息平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预警与救援、智能交通等实用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一批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得到淘汰。此外,基层执法监察、事故调查的权威性和震慑力显著增强。双基工作的扎实推进,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2007年,全省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首创历史新低,控制在9000人以内。今年1—6月,全省共发生各类事故22169起,死亡3835人,受伤23276人,直接经济损失17356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18.6%、16.0%、19.0%和18.4%,均呈两位数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广州、深圳、佛山一些镇(街道)、村(居委)在日常监管中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创造出了不少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工作的先进做法,这些地方工作模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展现出我省安全生产工作在基层的强大活力,由于工作措施得力,有效扭转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衰减、难以落实到基层的被动局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经验做法:
(一)善于解放思想,敢于突破体制障碍。“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勇于解放思想,敢于抛弃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惯性思维,针对变化了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大胆尝试,突破“惯例”,创新出适合新形势的工作模式和思路。佛山顺德区容桂街道根据当地工商业布局广泛的特点及城市化社区服务的趋向,积极推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监察、属地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在传统的安监机构配备模式遭遇编制限制瓶颈的情况下,容桂街道党政领导跳出传统模式,在街道办“八大办”序列中增加安监办,作为“九大办”之一,并在辖区内所有村(居)建立安全办,作为村(居)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极大地加强了基层安全监管工作力量,使安全监管力量进一步延伸到村居。广州番禺区草河村则根据自身实际,实行“村管安全”,创造性地实现村民委员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安全生产工作,依靠村规民约、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等民事约定的监管手段管理安全生产,赋予村级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巡查人员的合法地位及巡查工作合法性,及时把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政策法律、措施传达到基层群众、基层企业,把事故隐患解决在基层。深圳市率先在龙岗区试点引入安全生产托管理念,在中小企业中推行安全生产托管制,借助中介机构及其专业技术力量,帮助企业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检查、持续改进的运行机制,使企业安全管理步入良性循环轨道。通过监管体制和工作模式的创新,强化了安全生产基础,实现了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最基层的目的。
(二)善于整合基层各种力量,健全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佛山顺德区容桂街道建立了“政府(安监办)—社区(村)委会(安全办)—企业”的三级纵向管理网络,以及“政府(安委办)—战线(部门)—行业(单位)”分线把关的三级横向管理网络。根据这一网络,仅街道以下就建立起了街道、村居、企业三级安全监管网络。第一级,街道成立容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同时设立安委办和监察中队,配备专职人员32人,现代化办公设备及安全生产监管器材配备齐全;第二级,全街道的26个村、居设立社区(村)一级的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配备了183名专、兼职安全监管人员,解决了村居层次安全管理空白问题;第三级,全镇企业内建立了一支由2800多名注册安全主任组成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广州番禺区草河村在抓好村安全监管队伍建设的同时,还组织了一支由民兵、治安队等组成的义务消防队,并投入10万多元配备有关的扑救设备,管理和抢险两支队伍,共同担负起村的安全管理工作,从监管和应急救援两方面夯实了基层安全生产基础。深圳市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安全技术人员的“传、帮、带”作用,帮助企业落实安全管理工作,目前试点的龙岗区13个街道已全部推行了安全生产托管工作,实行安全生产托管的企业总数已达到331家;深圳市全市所有具备资质的17家安全中介机构、200多名各类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从事安全托管服务,成为基层安全监管工作新的生力军。通过安全中介人员的专业技术服务,使该市安全生产监管产生了明显效果,企业的安全现状大有改观,工伤事故明显下降,有的事故发生率为0;特别是龙岗区坂田街道在辖区企业数量比上年增加500多家的情况下,工伤事故比上年减少567宗,事故发生率下降了42%。这些得力措施,有力的整合和调动了基层各种力量参与到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管工作当中来,真正实现了安全监管“重心下移、关口前移”。
(三)善于运用政策法规,坚持实行依法监管。草河村在实行“村管安全”工作中,针对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的自治组织,不是一级政府,法律没有赋予村行使政府安全监管权利的实际,积极寻找法理依据。该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州市安全生产监察条例》第七条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将村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定位为村民自治的民间组织,从而使得村级安全监管行为成为一种自治行为,由于村是集体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人,村级安全监管的途径就是以所有权人的身份管好安全生产工作,这一定位使得村这种民事组织管理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合法性和实操性。根据“村管安全”是自治行为的定位和属地管理的原则,草河村制定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了《草河村安全生产管理村规民约》,同时,根据《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村民委员会与承租村属厂房、场地的生产经营单位签定《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村委会与辖区企业间安全生产管理关系,理顺了相互间的安全职责和义务,确保村安全管理办公室巡查人员具备进入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巡查、督促整改安全隐患的权利。深圳市以《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为依据,在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安全管理条例》时,特别增加了相应条款,要求“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工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港口企业、商场、集贸市场和专业市场应当配备安全主任或者委托安全中介机构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确立了安全生产托管相应的地位。同时还组织制定了《深圳市推行企业安全托管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托管的概念、适用范围、主要内容和形式以及安全托管参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等,为在全市全面顺利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托管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善于制订规章规程,坚持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工作。容桂街道26个社区(村)安全办均建立了安全检查制度、会议制度、资料归档管理制度、安全教育等一系列制度,编制了《社区(村)安全生产工作指南》,统一规范了安全生产检查、上报等各项基本程序;该镇辖区内的所有村(居)安监办均建立了安全生产检查台帐、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分类明细台帐、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台帐、特种作业人员台帐、特种设备台帐、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管理台帐等监管档案。管理人员按照统一工作要求、规范工作程序开展对属地企业的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草河村安全生产办坚持实行日巡日检周报制度,每天都对辖区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巡检,每周一汇报上一周巡检情况至街道安全办;并对企业进行分类监管、定期巡查,把所有的生产经营单位分A、B、C三类监管,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立即报告或发出意见督促企业整改。通过采取多种措施,社区(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五)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监管工作的实效。容桂街道强化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了快捷、高效的安全信息联络和重大危险源监控网络,积极打造容桂街道安全生产现代化监管的品牌。先后投入35万元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在街道、村(居)和企业三个层级中推行使用,形成以电子信息网络为平台的安全监管网络,镇、村(居)安全监管部门可通过系统中的视频监控模块对57个含有重大危险源的企业的生产现场、仓储现场等作业场所进行实时动态监控,有效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得单位时间内安全生产监管范围更广、督查力度更深、工作时效性更强。他们还利用信息网络监控平台进一步加强了对辖区内危化品从业单位和重大危险源企业的监控;并通过安全评估建立起企业“一企一档”制度,对企业实行动态化管理,有效地防范了各类事故发生。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推动安全生产“双基”工作深入发展,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重点要做到“五个坚持”:一是把坚持思想解放、理念创新作为不断增进监管有效性的核心。始终要注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把隐患防范在基层、消灭在萌芽,从而实现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目标。二是把坚持统筹兼顾、落实责任作为工作的重心。既要抓好镇(街)、村(居)一级的经济快速发展,又要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发展,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既要注重推动基层政府落实监管主体的责任,更要注重推动企业落实责任主体的责任。三是把坚持标本兼治、依法行政作为工作的保障。不断适应安全生产基础和基层工作变化的新形势需要,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和政策措施,着力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双基”工作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四是把坚持抓好基层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安全监管能力作为工作的前提条件。着力建立和完善基层安全监管机构,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提高基层队伍整体素质和监管能力,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五是把坚持落实到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抓落实的着眼点下移到基层,坚决把国家和省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落实在基层,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杜绝走过场、搞形式,杜绝人浮于事。通过多年的不断创新和实践,我省安全生产形势呈现出持续稳定好转的局面。
二、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双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继续解放思想,完善措施,推动双基工作深入发展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离开了基层基础工作,安全生产工作就会失去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真正的力量源泉。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把双基工作推向了突出位置。今年,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即将在我国举办,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将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做好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意义特殊,责任重大。国务院安委会把今年确定为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今年4月份以来,国务院又部署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就是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奥运会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周纪念活动的成功举办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只有具备坚实的安全生产基础保障,才能顺利完成今年的各项安全生产目标任务。
最近,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就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具体明确的部署,要求“推进平安广东”,抓好“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建设”,“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生产管理”,“健全和完善应急机制”,“提高开放条件下抗御重大自然灾害和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要求”。我们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就是要将学习转化为安全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促进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双基”工作正是落实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对决策部署的细化。当前我省基层安全监管薄弱的现状亟须改善,监管手段亟须强化。我省90%的企业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往往落户于镇、村一级,从而使得镇、村一级安全隐患突出,如企业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安全设备设施不足,工艺流程落后,职工缺乏必备的操作技能和安全培训,劳动保护意识和技能差等等,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今年4月份开始,按照国务院部署,我省组织开展了“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督查情况表明,虽然经过近几年不间断地排查整治,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隐患,但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已经排查出来的隐患,尚未得到治理;已经治理的隐患,由于工作不够彻底,还是出现反复;新的隐患还在不断滋生,随时可能酿成安全事故;相当一部分基层单位隐患台账的排查、建档还不够规范、齐全,隐患底数不清,家底不明。同时,由于我省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建筑、危化品等高危行业和领域,仍然存在着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管理体制不顺、技术水平低等问题,使得高危行业安全监管成为瓶颈问题。因此,安全生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迫在眉睫。
为此,各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发展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对双基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双基工作。
(一)狠抓基础建设,推进安全生产源头治本。一是加强基层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要推动各地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适合各地实际的安全管理新模式,把安全生产监管和服务落实到镇(街)、村(居),体现在企业的安全制度建设、管理体系建设、安全隐患整治等基础性工作中。二是强化基层安全监管机构队伍建设。要依托镇(街)、村(居)建立安全监管“三级机构四级网络”,完善基层安全生产机构,配齐配强基层专业队伍,要分步分期构建一个覆盖全省基层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建议2009年内,高度工业化、城镇化的珠三角地区要率先建立村(居)的安全监管机构,建成率不应低于80%;山区和东西两翼经济发达的镇村和工业园区(含产业转移园)所在地的村(居)安全监管机构建成率要达到50%;鼓励其他有条件的村(居)也应建立安全管理机构。三是坚持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引领企业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加快技术改造升级,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第一,着力提高企业现场管理水平。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为主要内容,完善和创新重点行业安全标准和考核体系,把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方位、全过程,致力于源头防范,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第二,不断完善重点、高危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及机械、轻工、建材、冶金等行业和领域企业中全面推广安全标准化,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争取在五年内全省已取证的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100%实现安全标准化建设;规模以上机械制造企业全部通过国家一级或二级资质评审,中小企业全部完成达标评审;家具、造纸、建材和冶金等行业基本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安全标准化体系。四是创新执法监察方式。各地要落实好《广东省乡镇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管理办法》,采用“委托”或派出机构的方式,把安全监管的部分权限放到镇和村(居、社区),把安全监管工作延伸到镇和村(居、社区),实现责任在镇街,管理在镇街,安全在镇街。
(二)落实企业责任主体,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企业作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也是工作主体。要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积极督促企业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首先要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层次落实”的原则,将企业各级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职责范围、责任内容、责任要求具体化、明确化。其次,对企业进行分类归档管理,促进企业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治理情况登记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自查自纠,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资金、整改期限,确保事故隐患及时消除。第三,要强化企业安全基础管理。督促广大企业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自觉保证和增加安全投入,改善安全条件,搞好安全教育培训,排查和治理隐患,逐步建立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三)大力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与救援工作。今年要结合实际加大推进力度,争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在基层取得新突破。力争实现所有地级以上市和部分重点县成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并做到机构、编制、人员、经费、装备五落实;加强基层综合应急队伍建设,在镇(街)中组织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物业保安、企事业单位应急队伍和志愿者等,建立基层应急队伍,村(居)委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可根据实际组建队伍;力争通过2年的努力,形成覆盖各地区、各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体系;加大应急投入,提高事故灾难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和宣传工作,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畅通信息报送渠道,推进建立和完善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24小时值班制度,规范村(居)委会及社区物业管理企业事故、信息上报工作。
(四)加强基层和一线隐患排查整治,防患事故于未然。要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加强事前控制,把对事故的预防提前到对隐患的预防上,把对事故的处理提前到对隐患的处理上。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作出的部署,全面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要排查治理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要健全重大隐患公告公示、挂牌督办、跟踪治理和逐项整改销号制度,采取巡检、抽检等方式,深入基层和生产一线加强督促指导,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从业人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推进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对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走过场的单位要予以公开曝光。切实建立安全隐患的发现、整改、验收、处罚机制,完善隐患治理整改制度,严肃隐患整治纪律;建立重大安全隐患责任追究制度,对长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生产的企业不仅要进行经济处罚,还要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五)加强基层信息化建设,提高监管效率。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发建设全省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一是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在县(区)、镇(街)、村(居)中推广网上企业信息注册、上报隐患排查情况的实时监控系统,实现省、市、区、镇等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实时进行网上监管隐患排查,提高事故隐患排查的工作效率,增强企业排查整改隐患的自主性。加强实时监控系统中各类安全管理数据信息的分类整理和分析研究,确保随时调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安全信息资源的共享。二是抓紧组织开发全省重大危险源电子地图,积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强化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监控。
(六)强化安全文化建设,着力增强全民安全防范意识。要重点开展安全文化“四进”活动。一是突出行为规范,推动安全文化“进学校”。人的行为和安全意识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因素。安全文化建设要从学校起步,从孩子们抓起。要采取措施把安全教育纳入课堂教育计划,积极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小手拉大手” ,公安交警部门深入学校上课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培养出有良好安全素质和意识的小公民,为我省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打下牢固基础。二是突出安全常识教育,推动安全文化“进农村”。以村为单位,建立安全教育活动室,设置安全生产宣传橱窗或宣传栏等。同时要加强重点人群教育培训,公安交通部门要重点组织对乡镇、农村机动车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督促乡镇校巴和农村汽车、摩托车驾驶员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劳动、总工会、安办等部门要加强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让他们掌握安全法律法规和常识,努力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三是突出反“三违”,推动安全文化“进企业”。要积极开展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规范生产现场、运行规程、管理制度等;开展隐患排查活动,加强预防,及时排除隐患;引导和教育广大基层员工牢固树立自我防范意识,特别是对关键岗位、关键作业环节和关键人员,坚持开展集中性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活动。四是突出警示教育,推动安全文化“进社区”。社区是城市的细胞,随着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深入,社区居民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无管理单位的人员和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要强化这一群体的安全教育。要敦促社区管理者、居委会把社区安全文化建设列入议事日程;在社区开设安全生产专栏,贴宣传挂图、宣传消防知识、交通安全知识、安全生产知识,分析典型事故案例,提高居民安全意识;把社区安全文化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建设平安社区。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将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延伸到每个社区、每个家庭,使安全知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从而形成全社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安全生产双基工作正在起步和探索之中,任务还很艰巨。希望各地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变革,锐意进取,积极破解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难题,推动我省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全新发展,努力争当全省安全监管工作的排头兵,为我省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