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治疗

工人作业 “轻装上阵”易中毒

字号+ 作者:小编 来源:职业病网采编

2016-03-03 21:55 我要评论( )

??? 正己烷中毒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 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提醒 中毒事件回顾: 2010 年2月21 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以 无尘车间的怪病 为主题,对苏州联建科技公司违规使用有毒化学溶剂正己烷导致员工中毒一事进行了报道。 2008年9月至20

??? 正己烷中毒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 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提醒

中毒事件回顾:

2010 年2月21 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以 无尘车间的怪病 为主题,对苏州联建科技公司违规使用有毒化学溶剂正己烷导致员工中毒一事进行了报道。

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之间,苏州联建科技公司以正己烷代替酒精擦拭手机显示屏,正式应用前没有进行工程学预评价,没有向有关卫生行政部门申报,没有告知劳动者,没有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护措施,使作业工人在缺乏卫生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接触正己烷,车间是密闭式的无尘车间,相应的现场职业卫生学检测证实,作业现场正己烷空气浓度达到275.2毫克/立方米-591.3毫克/立方米,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此次事件中,中毒程度不一的受害者达上百人。

正己烷俗称 白电油 ,是由原油裂解或分馏获得的六碳化合物,常温条件下为有微弱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几乎不溶于水,溶于醚和醇。

哪些行业

经常接触正己烷?

正己烷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广泛地用于工业生产,从事下列职业者均有接触正己烷的可能:

○电子行业、印刷业:作为有机清洗剂清洗手机、手表、液晶显示屏、印刷机等

○制鞋、箱包行业:作为稀释剂用于黏合剂生产

○石油加工业:石油馏分获得正己烷

○食品制造业、日用化学品制造业:作为溶剂提取植物油或萃取花香溶剂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

诊断标准是什么?

我国于2002年制定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 GBZ84-2002,规定根据患者接触正己烷的职业史,出现以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及作业场所卫生学调查,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类似疾病后,即可诊断。

●观察对象

长期接触正己烷后无周围神经损害体征,但具有以下一项者:

a) 肢体远端麻木、疼痛,下肢沉重感,可伴有手足发凉多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头昏、头痛等;

b) 神经-肌电图显示可疑的神经源性损害。

●轻度中毒

肢体远端麻木、疼痛,下肢沉重感,伴手足发凉多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头昏、头痛等症状加重,并具有以下一项者:

a)肢体远端出现对称性分布的痛觉、触觉或音叉振动觉障碍,同时伴有跟腱反射减弱;

b)神经-肌电图显示有肯定的神经源性损害。

●中度中毒

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以下一项者:

a)跟腱反射消失;

b)下肢肌力4级;

c)神经-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损害,并有较多的自发性失神经电位。

●重度中毒

在中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以下一项者:

a)下肢肌力 3级或以下;

b)四肢远端肌肉明显萎缩,并影响运动功能。

正己烷进入人体的

途径有哪些?

正己烷可以通过人的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因为正己烷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常达不到急性中毒的浓度,因此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人容易放松警惕 轻装上阵 ,不使用个体防护用品,长期慢性接触正己烷导致正己烷中毒。

在工作环境中,呼吸道和皮肤吸收是造成中毒的主要途径。

而日常生活中的误服或有意服入,都可使正己烷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

为什么正己烷中毒

近年来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生产加工行业逐渐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特别是在我国沿海地区,电子产品加工行业,箱包、制鞋行业,日用化学品制造业迅速崛起,正己烷群体中毒事件在我国逐渐增多。

正己烷具有高挥发性,被用作有机清洁剂清洗手机屏幕、液晶显示屏、玻璃时生产效率可大大提高,清洁效果也好于酒精等普通有机溶剂。近年来由于石油精炼技术的发展, 生产高纯度正己烷的成本降低, 加上人们对苯危害的认识不断加深,所以各地相关企业使用正己烷的范围与量大大增加, 许多胶粘剂、清洁剂均用正己烷或含正己烷的溶剂汽油(白电油)取代苯系物,在没有有效防护的前提下使用正己烷,给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侵害。

正己烷为什么

会使人中毒?

正己烷具有三个典型的特点,高挥发性、高脂溶性、蓄积作用。

因其挥发性强,脂溶性高,在人体内可蓄积,进入人体后,主要分布于脂肪含量高的器官,如血液、神经系统、肝脏、脾脏、肾脏等器官,从而对人体造成毒性。

正己烷中毒

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慢性正己烷中毒需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糖尿病、药物中毒、遗传性疾病所致的周围神经病相鉴别;急性正己烷中毒需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意外、 颅脑外伤、急性药物中毒、癫痫、心因性精神障碍等疾病相鉴别。

正己烷中毒已不是一个新话题

1957年意大利最先报道了制鞋匠的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病例, 其后的分析表明与接触正己烷有关。

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曾发生严重的正己烷慢性中毒事故, 并有正己烷中毒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报道。1968年日本的Sobue 和Yamamura报道塑料凉鞋厂生产工人1662人, 因接触正己烷使其中93例发生周围神经病。1982年Lida又报道了21 例新病例, 其正己烷接触浓度为176mg/m3。

1986年台湾学者报道了印刷工人因用含正己烷的有机溶剂清洁机械而发生15例中毒, 接触浓度为74-669 mg/m3。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拿大、欧洲、巴西、南非及我国的香港等也相继有正己烷中毒的相关报道。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几乎每年都有群体正己烷慢性中毒发病,尤其是近年来沿海地区生产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电子元件生产、制鞋、箱包生产等领域,慢性正己烷中毒成为有机溶剂职业中毒的代表性病种。

关键词: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