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胶粘剂的种类及生产、使用情况
胶粘剂是指能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质或异质物质紧密地粘结在一起,固化后在结合处具有足够的强度的物质。
胶粘剂的种类按其主要成分分为:有机胶粘剂和无机胶粘剂两种,有机胶粘剂包括天然胶粘剂(动物胶、植物胶)和合成胶粘剂(热塑性树脂胶粘剂、热固性树脂胶粘剂、橡胶型胶粘剂、混合型胶粘剂);无机胶粘剂分磷酸盐型胶粘剂、硅酸盐型胶粘剂、硼酸盐型胶粘剂和玻璃陶瓷及其他低熔点胶粘剂等;从形态分为水溶性胶粘剂、溶剂性胶粘剂、乳液性胶粘剂和固体性胶粘剂等。
随着改革开放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胶粘剂生产和使用企业日益增加,目前我国约有67000余家胶粘剂生产和使用企业,其中生产企业1500余家,品种3000余种,年产量300万吨。主要应用于木材加工、建筑、包装、服装、轻工、机械制造、制鞋、箱包生产、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电器、广告宣传、交通运输、医疗卫生、邮电等领域,木材加工胶粘剂需求量约占60%左右,建筑业约占22%,箱包和制鞋业分别占6.2%和4%。
2 胶粘剂的主要职业危害
胶粘剂对机体的影响是因其组成胶粘剂的化学成分不同导致对机体健康损害不同,胶粘剂可致皮肤损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窒息、肺部疾患、胃肠功能失调、神经系统病变、生殖毒性,造成肝脏损害、心血管损害、造血系统损害,甚至导致癌症的发生。
3 胶粘剂中毒案例
案例一:苯中毒
1997年7月,某独资制鞋有限公司发生3起含苯汽油胶粘剂中毒事件,中毒的3名患者均为女性手工刷胶工,发病工龄1.5年。中毒表现为接触胶粘剂2小时后,自觉胸闷、恶心、全身无力、视物模糊、四肢麻木,以致于抽搐昏倒。现场检测苯、甲苯、二甲苯、汽油浓度均严重超标。
1997年9月,某服装公司实习生在无任何防护设施的条件下,用氯丁胶粘接皮衣4-8小时后,10人发生苯中毒。
2002年3月,某包装公司81名包装工人中有12名发生慢性苯中毒,其中重度中毒6人,死亡1人。
2003年4月,某箱包加工生产企业,涂胶作业工人因苯中毒致10余名农民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
案例二:正己烷中毒
1999年,广东某皮件厂和某地私营箱包生产企业分别发生4例和6例涂胶工慢性正己烷中毒事故,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下肢无力,病情进行性加重,发病者接触胶粘剂工龄4-6.5个月。
案例三:二氯乙烷中毒
1992年,广东两家外资玩具厂先后发生4例因使用含二氯乙烷的3435胶水及其他有机溶剂粘合生产玩具,导致1,2-二氯乙烷急性中毒,造成3人死亡,接毒工龄为1-5个月。
4 案例分析
胶粘剂引起的职业中毒的特点具有广泛性和严重性。广泛性体现在职业中毒涉及使用胶粘剂的各个行业,如家具制造、制鞋、玩具生产、皮革、箱包、包装、涂料等领域。从发病的严重性上一般急性中毒起病急,事故涉及人数多,慢性中毒发病工龄短,发病即为重度中毒,甚至引起死亡。通过对上述案例分析,中毒主要因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严重超标而至,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4.1 组织管理措施4.1.1 管理混乱,组织管理制度不完善;
4.1.2 企业法人或领导对胶粘剂危害认识不足;
4.1.3 对原料(胶粘剂)来源控制不严,缺乏系统管理;
4.1.4 缺乏有毒、有害物品使用和管理制度;
4.1.5 职业健康监护和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监测、检验制度不健全。
4.2 技术控制措施4.2.1 业场所狭小、密闭或通风不良;
4.2.2 作业场所无通风排毒设施或通风设备不能有效运行;
4.2.3 无个人防护用品或使用不合格的防护用品,而不能达到有效的防护目的;
4.2.4 有毒作业场所无警示标识或警示标识不醒目,未建立胶粘剂中有毒物品公告制度;
4.2.5 企业建厂前没有经过有资质的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投产后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4.3 组织培训4.3.1 没有组织就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4.3.2 从业人员缺乏胶粘剂对机体危害的认识;
4.3.3 作业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没有经过自我防护和自救措施的培训。
4.4 健康监护和现场监测4.4.1 上岗前、在岗期间从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制度不健全;
4.4.2 缺乏对作业场所空气有害物质定期检测及报告制度。
5 粘剂中毒的控制措施
5.1 立健全企业的管理制度;
5.2 使用低毒胶粘剂代替高毒胶粘剂;
5.3 加强技术控制措施,保证通风排毒设备有效运行,改善作业环境,保护劳动者健康。
5.4 健全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和维护制度。
5.5 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和现场监测制度。
5.6 制定应急救援措施。
5.7 建立胶粘剂开发、生产、使用和管理制度。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