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听力的损伤到一定的年纪,它的累积效应就显示出来。每天8小时的工作中,工人接触的噪声在85分贝以上,连续工作3年左右,据流行病学判断,就有可能对作业工人的听力产生损伤。
耳塞可以隔绝传导到工人耳部的噪声。这是一个很小的投入。听力损失尽管受损的程度不同,但工人的生活质量和劳动效能就要大打折扣,工人对外界的实际感受能力被削弱。
长期接触噪声有可能会对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内分泌、生物钟等产生负面的影响。久了会造成失眠、神经衰弱、女性的月经失调、血压升高。
要想发现早期的听力损伤,一是参加单位体检,二是去医院的耳鼻喉科,做一个纯音测听,也叫电测听。
生活中人们遇到噪声的环境非常常见,除非出现突然的巨响,否则人们很少会将噪声跟听力损伤联系起来。同样,在有噪声的工作环境中工作的工人,往往对于中毒类的职业病比较敏感,却对噪声产生的不可逆的听力损伤知之甚少。有人即便在诊断出有听力损伤的前提下,仍然没有意识到可以据此申请工伤待遇。为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的郝凤桐主任为您解开工作中噪声污染致职业病的谜团。
记者:很多作业工人很重视像中毒这样的职业病,却常常忽略噪声导致的听力损伤,为什么?
郝凤桐:是的,我们很多劳动者对噪声的认识很片面。有很多人惧怕职业中毒,比如苯可以导致白血病,尘肺的危害也让人印象深刻。然而我们的很多劳动者对噪声却不太惧怕,他们认为听力稍微有点欠缺,对于人的健康来说不是非常大的伤害。其实听力的损伤到一定的年纪,它的累积效应就显示出来,一个人真正失聪是很痛苦的事情。即便佩戴助听器也对生活造成不便。“你要他做”和“我要做”效果完全不一样。
记者:噪声对人的听力都有哪些危害?
郝凤桐:噪声对人体的伤害基本上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累积的噪声损伤。指的是工人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具有日积月累的效应噪声,这种噪声我们国家有一个阈值,数字是85分贝。我们通话的频段叫做语频,指的是500赫兹、1000赫兹、2000赫兹3个频段。如果在每天8小时的工作中,工人接触的噪声在85分贝以上,连续工作3年左右,根据流行病学理论判断,就有可能对作业工人的听力产生损伤。这种损伤的特点是,早期的时候病人可能并没有自觉症状,这时如果企业比较规范,能对工人做体检的话就可以早期发现。这时医生在耳科检查上能够检测出病人的高频是4000赫兹、6000赫兹频段。在4000赫兹、6000赫兹的时候,工人的耳朵已经有损伤,但是他们并没有能意识到。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发现的话,采取措施如加强防护,就能阻止听力的进一步损伤。企业可以在工地上采取措施来减少噪声的产生。但是有些生产流程不是说变就能变的,这时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工人佩戴耳塞。耳塞可以隔绝传导到工人耳部的噪声。这是一个很小的投入。
我们现在比较担心的是企业不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这样工人听力高频段的损伤出现后,如果继续接触噪声,累计到一定的量,他的日常交流会出现问题。这时候就会出现语频的听力损失。尽管受损的程度不同,但工人的生活质量和劳动效能就要大打折扣。在语频波动上能明显看到纯音听力曲线下降。工人对外界的实际感受能力被削弱。
按照现在的医学水平,工人们一旦出现语频损伤,绝大多数都是不可逆的。
第二种情况是突然发生噪声所致的爆震聋。人们在日常工作的8小时内,噪声并不是很强,但是因为出现一个突发事件如爆破,在瞬间产生一个很强的噪声冲击,这会导致病人发生爆震聋。在很强的声波冲击下,对病人的损伤是瞬间的,有可能造成一侧或双侧的耳膜穿孔。再比如炮兵作战的时候站的位置不合理,在发出炮弹的瞬间或者炮弹爆炸的瞬间,也容易产生爆震聋。
记者:工地施工影响小区居民休息的噪声,会不会对居民的听力造成损伤?
郝凤桐:从医学来说,噪声对人的影响并不是仅仅局限在听力上,而是对人的整体有一个负面的效应。比如说长期接触噪声的人,也许噪声的强度并没有达到85分贝,但是长期接触也有可能会对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内分泌、生物钟等产生负面的影响。
在有噪声的环境中,人很难自然入睡,久了会造成失眠、神经衰弱。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还可能造成人体内分泌的紊乱,如女性的月经失调,也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记者:临床上最常见哪些噪声导致听力损伤?
郝凤桐:比较多的有汽车维修车间的钣金工人,钣金工人用机械设备恢复受损的汽车外形的时候,会有很强的噪声产生;城市公共设施的维修工人在使用空气压缩机的时候,也会有较强的噪声产生。另外,我国是一个纺织大国,前些年有报道,纺织厂的挡车工人,在密集的织布机中间穿插作业时,也会受到噪音的影响。再就是煤矿井下打风钻的工人,在对岩石层和煤层的钻动中,产生的噪音也会超标。总之,很多的生产岗位都存在噪音的污染。
记者:在上述工作环境中作业的群体听力损伤比例有多高?
郝凤桐:如果一个群体被发现经常暴露在85分贝的噪声环境中作业,在受体检的工人中,有听力异常的人的百分比占该人群的两位数以上,可以是百分之十几、二十几甚至更高。
记者:有没有准确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发现早期听力异常?
郝凤桐:让劳动者自己早期检查听力异常,我认为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因为这个时期的病人的日常交流并没有发生障碍。最好是企业都能按照国家的职业病防治规范操作要求,1到2年对作业工人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要想发现早期的听力损伤,一是参加单位体检;二是去医院的耳鼻喉科,做一个纯音测听,也叫电测听。花费小,但是很容易发现早期的高频损伤。如果听力高频段已经超过了40分贝的损伤,这时再继续接触噪声,在不久的将来,病人的听力语频段就会受到影响。
记者:如何申请噪声导致的听力损伤的职业病鉴定和工伤索赔?
郝凤桐:这和整个职业病的鉴定程序一样,工人在噪声污染的环境中长期工作,如果怀疑自己的听力受到损伤,他应该到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去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成立,医疗机构会提示患者回单位,要求单位提供噪声接触工作环境的具体情况,有些企业以前可能做过工作环境噪声的检测,在它用工期间,这个检测报告对于医疗机构的判断有很高的价值。我们会对工人的身体做进一步的检查,如耳鼻喉科检查,检查外耳是否正常,是否有中耳炎、耳膜穿孔或者以前是否服用过庆大霉素等耳毒性的药物,医生会一一排查。在排除了这些因素后,医生在确定神经性耳聋的前提下,会考虑工作环境噪声给患者带来的损伤,这时就可以作出医学诊断。工人拿诊断书可以通过单位向他所在区县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工伤索赔,这个程序并不复杂。
记者:已经明确诊断有听力损伤职业病的工人能否继续在岗位上工作?
郝凤桐:现在国家有职业性噪声诊断标准,在对工人作出诊断的同时,对他今后的作业也有很具体的建议。比如轻度听力损伤的患者,如果用工单位能够改善或者加强对工人的听力防护,是可以在岗位上继续工作的。而中度以上听力损伤的病人,我们都不建议他继续接触噪声。因为听力损伤是不可逆的,中度以上损伤的患者,再继续发展,会对他工作效能和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噪声的发病场景有点千篇一律,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冰冻三尺,在医学诊断的程序上,每个人的情况相差不多。
记者:如何有效防护爆震聋?
郝凤桐:如果爆炸来得突然,而事先没有意识到的话,这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如果有自我意识,心中有“距离防护”的概念,在理论上说,离爆炸越远越好。可以提前采取规避风险的措施,比如爆破或者炮兵点炮时,对于武器的装药量和型号等都有相应的医学防护措施,多大的火炮直径离开多远是安全的,都有一定的操作规则,按照流程来操作,才能增加安全性。
记者:耳塞的防护效能如何?
郝凤桐:在医学上,耳塞的防护效能是非常肯定的,国内外的医学界已达成共识。前几年我去澳大利亚的时候,发现工人在维修柏油马路时,会用到一种类似风枪的工具,用来去掉旧的路面。那里的工人都佩戴耳塞,他们国家的职业卫生管理法规强调,用工单位必须给劳动者佩戴耳塞。劳动者如果不佩戴耳塞,是违反了该国家的相关生产流程的规定,对工人会有处罚。
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有不少差距,我们企业即便配有耳塞,但是有部分劳动者不愿意佩戴,而企业也并没有按照相关的职业卫生检查的要求去强制工人佩戴,从这点看,我们国家劳动者的自身防护意识跟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