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发生机理如下:
(一)眶内压骤增学说 眼前部受到钝器撞击,眶内组织向眶尖部挤压,眼内压急剧上升,压力传至眶壁,致眶壁薄弱处发生骨折,可使眶内软组织如眶周围脂肪、下直肌和下斜肌疝上颌窦内,并被嵌顿。
Cramer等(1965)根据外伤的轻重,将眶底骨折的伤情分为以下5种:
1.线型 无骨折片移位。
2.天窗型 移位的骨片常在内侧部保持连接,另一端突入上颌窦内,呈天窗状。
3.嵌板型 肌折成为多数碎片,致眶底下坠如吊床状。
4.凿开型 骨折片落入上颌窦内。
5.眶底全部脱离。
(二)眶壁屈曲学说 1974年Fujino通过眼眶部力学模型实验提出此种学说,认为眶内压骤增不能立刻引起眶底骨折。作用于眶缘外力先使整个眶壁发生一过性变形屈曲,尔后造成骨折。影象诊断和眶内壁型骨折支持此种学说。作者认为,此学说实为眶内压骤增学说的延续,可以合二而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