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五官

什么是噪声和脉冲噪声?

字号+ 作者:小编 来源:职业病网采编

2014-09-24 15:33 我要评论( )

1.噪声(noise)的定义: 物理学定义:无规则、非周期性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卫生学定义:凡是使人感到厌烦、不需要的或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 脉冲噪声:持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声压级变化大于40dB的间断声。 2. 生产性噪声的分类: 生产性噪声:

  1.噪声(noise)的定义:

  物理学定义:无规则、非周期性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卫生学定义:凡是使人感到厌烦、不需要的或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

  脉冲噪声:持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声压级变化大于40dB的间断声。

  2. 生产性噪声的分类:

  生产性噪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其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称为~。

  (1)按来源分: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

  (2)按声压波动范围分:稳态声(波动<3dB)和非稳态声(波动≥3dB)。

  低频噪声(主频300Hz以下)

  稳态噪声 中频噪声(主频300Hz~800Hz)

  高频噪声(主频800Hz以上)

  (3)按随时间的分布情况分:连续声和间断声。

  3. 人耳的感音特点,不同声级计的特点:

  C声级:模拟人耳对100方纯音的响应特点,对所有频率的声音几乎都同等程度地通过,故C声级可视作总声级。

  B声级:模拟人耳对70方纯音的响应曲线,对低频音有一定程度的衰减。

  A声级:模拟人耳对40方纯音的响应,对低频段(小于50 Hz )有较大幅度的衰减,对高频不衰减,这与人耳对高频敏感,对低频不敏感的感音特性相似。 A声级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用作噪声卫生评价的指标。

  声级不同于声压级,声级是通过滤波器经频率计权后的声压级。声级单位也是分贝(dB)。

  4. 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害及其特点:

  (1)暂时性听阈位移(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TTS) :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属生理性功能改变,但已是噪声性耳聋的前驱信号。

  听觉适应(auditory adapation):短时间接触强噪声,耳鸣、听力下降,听阈提高10~15dB,离开噪声环境1分钟之内可以恢复。一种生理保护现象。

  听觉疲劳(auditory fatigue):较长时间停留在强噪声环境,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超过15~30dB,离开噪声环境需要较长时间(数小时至数十小时)才能恢复。

  (2)永久性听阈位移(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 PTS)

  长期接触强噪声,听阈不能恢复到原来正常水平,听力下降成永久性改变,称永久性听阈位移。属病理性改变。

  听力损伤:早期高频听力下降,以4000Hz为中心(3000~6000Hz)的高频听阈上移,在听力曲线图上呈现典型 V形下陷,并随程度严重而加重。无主观耳聋感觉。

  噪声性耳聋:晚期听力曲线从低频到高频呈倾斜形下降,语频段(500~2000Hz)听力下降。出现语言听力障碍 。

  (3)噪声性耳聋

  职业性噪声聋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是法定职业病。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需要有明确的噪声接触史,有自觉听力损失或其他症状,纯音测听为感音性聋,结合动态观察资料和现场卫生学调查,排除其它原因所致听力损失,即可作出诊断。

  (4)爆震性耳聋 (explosive deafness)

  急性听觉系统的外伤

  突发性巨响、爆破或武器试验时,可因爆炸产生的强烈噪声和冲击波的作用,由于防护不当或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根据损伤程度不同可出现鼓膜破裂,听骨破坏,内耳组织出血等,还可伴有脑震荡等。患者主诉耳鸣、耳痛、恶心、呕吐、眩晕,听力检查严重障碍或完全丧失。

  经治疗轻者听力可以部分或大部分恢复,严重的患者可致永久性耳聋。

  5. 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1. 噪声的强度和频谱特性

  强度越大,则危害越大。

  <80 dB(A):一般不能引起器质性的变化;

  >85 dB(A):主诉症状和听力损失程度均随声级增加而增加;

  >140dB (A):短时间内可造成听力永久损害。

  强度相同时,高频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比低频噪声大。

  2. 接触时间

  接触时间越长对人体影响越大。

  噪声性耳聋的发病率与接触噪声的工龄有直接相关关系。缩短接触时间可以减轻噪声的危害。

  3. 噪声的性质

  脉冲噪声>稳态噪声

  噪声的声级、频谱、时间等条件相同,接触脉冲噪声的工人耳聋、高血压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等发病率均较接触稳态噪声的工人高。

  4. 其它有害因素共同存在

  振动、高温、寒冷或某些有毒物质,可加大噪声的不良作用,尤其是对听觉器官和心血管系统方面的影响。

  5. 机体健康状况及个人敏感性

  噪声敏感的个体、患有耳病者等。

  6. 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是预防噪声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能够有效降低噪声危害。工程防噪也应该引起工厂企业的重视。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