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界定测试耳聋的什么?常规听力学知识告知我们,临床测听主要是两个部分:一是患者阈值,二是患者的理解能力,前者是对声音反应的阈值,后者是如何处理听到的声音。安静的环境是为测试阈值而设,由于大部分正常人的听力阈值在10分贝以下,所以环境噪声必须低于这个阈值,否则会掩蔽测试信号,被误认为受试者出现听力障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听损假阳性”,即:被耳聋!
但是安静环境并不能全面准确地测试患者的理解能力。学界早已意识这个事实,所以才研制出一系列所谓噪声环境下的言语测试,比如HINT和ANL等,模拟噪声对患者言语理解能力的影响,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最近美国普渡大学的听力学家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受损的耳蜗在安静环境下,耳蜗神经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和正常人的发挥近似;但是在噪声环境下,耳蜗神经的功能才大幅下降,尤其对声音时间特征的解码极度降低,导致无法在噪声环境下听懂说话。
中国听力学网汉东声总编评论说,这个理论对于听力测试、助听器验配和听力康复均有重要意义。正如上面提到的如果不能很好地设计出能模拟嘈杂的现实环境,我们对于患者的听力能力评估是不充分和完全的,尤其对于听损的后果是无法界定;从助听器角度,我们更应该考虑加强对于降噪功能的开发和改善,让患者在聆听中,较少地收到噪声干扰;从听力康复角度,我们应该更多地使用降低信噪比的技术,比如按照室内磁场环绕、应用无线调频辅听技术等。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本文标题更具有实际意义。一味强调安静并非达到最佳效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