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同高血压、糖尿病等一样,是一种沉默的疾病,早期往往被患者忽视,不易被发现,等到患者出现严重的活动后气短而就诊时,患者的肺功能往往已经严重受损。
那么,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哪些症状呢?对于慢阻肺我们还应该了解哪些方面呢?寻医问药专家访谈,特邀西苑医院呼吸科张燕萍教授为大家讲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相关知识。
专家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典型症状包括活动后气短,咳嗽,咯痰等。
1、寻医问药网:张老师,我们知道慢阻肺是慢性病,像这种慢性病发病缓慢不易被察觉,那么,我们怎么才做到早点发现它呢?
张燕萍:活动后气短是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信号,但这一症状往往被人们忽视,原因是,初始出现的活动后气短往往在活动量大时出现,常常被人们解释为太劳累了或年纪大了就是这样等而被忽视,且活动后气短的症状进展缓慢,等到患者重视时往往患者的肺功能已经严重受损,生活质量也明显下降。
2、寻医问药网:慢阻肺的症状之一是活动后气短,那是不是说若出现活动后气短就一定是得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呢?
张燕萍:我们都知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典型症状包括活动后气短,咳嗽,咯痰等,但并非所有的活动后气短均是由慢阻肺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若出现活动后气短,一定不要忽视心血管疾病,要首先要排除急性心血管疾病,若你有长途坐飞机的经历,且之后突然出现了活动后气短,还要警惕肺栓塞这一急症,除外了这些疾病,就要去呼吸科进行肺功能检查,尤其是对于吸烟者或长期被动吸烟者,肺功能检查除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很有必要的。
3、寻医问药网:张老师,我们刚说到气短是慢阻肺的症状之一,那么请您详细的给我们介绍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早期的症状可以吗?
张燕萍:咳嗽、咯痰、气短或呼吸困难是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的症状。咳嗽一般以晨起或睡觉时多见,可有白色粘痰或泡沫样痰,清晨痰最多,在细菌感染时可见咯脓性痰,感染控制后咳嗽、咯痰可减轻,但不能完全消失,遇诱发因素咳嗽咯痰反复加重。其标志性症状为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在较剧烈活动后出现,常常被人们忽视,急性加重时可出现喘息和胸闷。
专家说: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4、寻医问药网:张老师,抽烟是个很不好的习惯,是多种呼吸疾病的危险因素对吧,所以抽烟是不是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之一呢?慢阻肺的病因还有哪些呢?
张燕萍:1)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中的化学物质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和纤毛运动导致气道净化能力下降;而氧自由基释放增加,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弹力纤维破坏,最终形成肺气肿。2)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如烟雾、工业废气及室内污染等空气污染可能会促进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3)空气污染:如二氧化硫、氯气等可损伤气道粘膜上皮,从而粘液分泌增加,为细菌感染提供条件。4)流感、鼻、腺、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链球、流感嗜血杆、卡他莫拉、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的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而进一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
专家说:慢阻肺的患者稳定期治疗,首先是戒烟、脱离污染环境。
5、寻医问药网:张老师,网友还特别想请教您下有关慢阻肺治疗方面的问题,请问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该怎么治疗呢?
张燕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时,首先要明确发生急性加重的诱因,多数患者是由于感冒诱发,细菌或病毒感染诱发常见。患者急性加重时应及时就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住院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支气管扩张剂(包括沙丁胺醇气雾剂(万托林)、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爱全乐)、茶碱等)、抗生素(根据患者是否反复使用抗生素、是否既往有过耐药菌感染、是否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最理想的选择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来选择)、祛痰药(沐舒坦、乙酰半胱氨酸及羧甲司坦等),吸氧等对症治疗。
6、寻医问药网:聊过急性加重期的治疗,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稳定期呢,该怎么治疗呢?
张燕萍:首先是戒烟、脱离污染环境;其次可以选用口喷支气管扩张剂与激素的复方制剂,如:(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信必可)及异丙托溴铵(思力华)等);对于急性加重风险较高的患者可选用口喷糖皮质激素增加患者的活动耐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减少患者急性加重的次数),但注意口喷糖皮质激素后一定要漱口,尽量消除激素在口腔的残留,避免口腔霉菌感染;对一些痰不易咯出的患者可以用一些化痰药物;对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长期家庭氧疗非常重要。
7、寻医问药网:张老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需要长期吸氧吗?还是达到某一状态就可以不用吸了?
张燕萍:患者是否需要长期吸氧视患者具体病情而定,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呼吸衰竭时应当长期吸氧,长期氧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提高患者活动耐力。一般采用鼻导管吸氧,吸氧浓度3L/分以下,吸氧时间一般每天10-15小时,吸氧浓度可以根据患者指尖血氧饱和度而定,静息状态下使患者指尖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