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肺病

过敏性鼻炎与哮喘关系

字号+ 作者:百源医疗 来源:百源医疗采编

2016-03-05 20:29 我要评论( )

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同属呼吸道的过敏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特征都是粘膜肿胀、渗出及分泌物增加及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扩张等。过敏性鼻炎常常由同一种过敏原所激发,多见于有家族性过敏史的人群。过敏性鼻炎患者大约有60%可发生哮喘,而哮喘病人中有过敏

    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同属呼吸道的过敏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特征都是粘膜肿胀、渗出及分泌物增加及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扩张等。过敏性鼻炎常常由同一种过敏原所激发,多见于有家族性过敏史的人群。过敏性鼻炎患者大约有60%可发生哮喘,而哮喘病人中有过敏性鼻炎者亦占56%-74%。病因学及闰理变化的诸多共同点说明,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基本属于同一范畴。引起过敏的过敏原可以是各种吸入物、食物、接触物或药物等。当致敏原侵入机体后,即由网状同皮系统所吞噬,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过敏性抗体IgE,这种抗体一经形成,即除非着于人体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或血液中嗜碱性细胞表面,使病人处于致敏状态。当致敏原再次侵入人体时,此类已经被致敏的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细胞上的IgE立即与之结合,激活其细胞内的一系列酶反应,使细胞内存在多种具有化学活性颗粒释出细胞外,使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流紊乱、血中嗜酸性细胞增多、分泌物增多以及局部呼吸道粘膜出现炎症瓜病人表现为鼻眼发痒、打喷嚏、鼻塞、流清鼻涕等症状。如果炎症范围仅局限在上呼吸道,即产生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窦炎、过敏性渗出性中耳炎或急性过敏性喉水肿等。如伴有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则小气道阻力增加,出现典型的过敏性哮喘症状。至于为什么部分病人仅有过敏性鼻炎或支气管哮喘,而部分患者却同时兼有两者,一般认为与口才本身的遗传素质有关。
    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一般鼻部疾病病人数量有所下降,但过敏性鼻炎病人数量却在增加,据调查60%以上的鼻疾病均与过敏有关、临床上根据其鼻炎的发作特征,可分为常年性与季节性两个基本类型。(1)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为鼻粘膜的过敏反应,其特征为阵发性、反复发作的鼻内发痒、连连打喷嚏、流清滋及鼻阻塞,鼻粘膜水肿,呈苍白或灰蓝色,鼻部分沁物稀薄如水,内食多量吃嗜酸性白细胞,免疫学检查其血清中IgE较政党人高数倍。对霉菌过敏是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湿热的南方较多。而在大部分地区,尘螨过敏被认为是其主要原因。曾经在一名过敏性鼻炎并发哮喘的病人家庭的尘土中找以螨的成虫,随后在病人的床上发现甚多的尘螨。(2)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即花粉性鼻炎,或称花粉病或枯草热。其病因主要为花粉,有很明确的季节性与地区性。在北美以豚草花粉过敏者为多见,在欧洲以牧草类花娄过敏者多见,而我国最重要的致敏花粉为蒿属花粉。每年7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北方则以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高峰。典型病例常可通过病史分析及牧民的皮肤试验找出引起过敏的花粉,经脱敏疗法治疗,有效率可达89%。近年来,由于豚草的输入及在我国多数省分揪种,由豚草引起的过敏问题正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在南方湿热地区,由霉菌引起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亦不可忽视。我国空气中常见的霉菌孢子有30多种,遍及全国各地,尤以南方为多。每年6-10月发病增多,7-9月为高峰。据统计,由霉菌致敏的病人中,40.5%有季节性的特征,37.5%为常年性,但同时也伴有季节性加重的特征。
    由于鼻粘膜有感觉神经及丰富的植物神经末梢分布,经三叉神经传入至迷走神经,通过反向机制在上、下呼吸道的相互联系中起重要作用。早在一百多年前已经发现,当动物鼻粘膜受到刺激后,呼吸节奏可以出现变化,以后将此称之为鼻支气管反向,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平滑肌的张力增高及腺体分泌增多,因此可以说明当鼻部有炎症时,通过鼻肺反向能诱发哮喘病人的支气管收缩,引起哮喘症状。
    由于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两者可以在同一病人身上先后发生或同时存在,因此两者的治疗亦互有影响。恰当的治疗过敏性鼻炎,对治疗或阻止哮喘发病亦具有重要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过敏性哮喘儿童炎性标记物水平升高

    过敏性哮喘儿童炎性标记物水平升高

    2016-03-05 20:32

  • 过敏原注射治疗可预防枯草热患儿发生哮喘

    过敏原注射治疗可预防枯草热患儿发生哮喘

    2016-03-05 20:32

  • 秋季话哮喘

    秋季话哮喘

    2016-03-05 20:32

  • 哮喘发作时的咳嗽可引起膈肌撕裂

    哮喘发作时的咳嗽可引起膈肌撕裂

    2016-03-05 20:32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