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评价

[关注]2013山西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导则

字号+ 作者:小编 来源:职业病网采编

2016-02-24 21:50 我要评论( )

目 次 前 言 1 1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检测与评价目的及基本原则 2 5 检测与评价依据 2 6 检测与评价范围 2 7 检测与评价方法 2 8 检测与评价内容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的章节和内容组成 5 附录

目 次

前 言 1

1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检测与评价目的及基本原则 2

5 检测与评价依据 2

6 检测与评价范围 2

7 检测与评价方法 2

8 检测与评价内容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的章节和内容组成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的格式 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海明、曹旭飞、林青荣、吴庆东、管亚琨、孙伟、李国军、张洪涛、刘国珍、柴栋良。

山西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依据、范围、方法、程序、内容、报告编制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

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GBZ/T 160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T 189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GBZ/T 192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用人单位Unit of choose and employ persons

具有用人权力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

3.2职业病危害 Occupational hazard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的各种危害。

3.3职业病危害因素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

3.4职业病危害作业 Operation exposed to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

3.5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 Exposure level of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

3.6评价单元Assessment unit

根据用人单位的特点和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要求,将用人单位的生产工艺、设备布置或工作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或区域。

3.7工作场所 Workplace

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并由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所有工作地点。

3.8职业卫生调查Occupational health investigation

对评价对象的职业卫生管理以及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及工作环境的卫生学调查。

3.9关键控制点Critical control point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岗位接触情况综合分析,提出职业病危害程度(风险)较大的单元或作业点,确定为用人单位重点防护的单元或作业点,即关键控制点。

4检测与评价目的及基本原则

4.1检测与评价目的

4.1.1明确用人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的工作场所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

4.1.2依据检测结果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具体要求。

4.1.3 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1.4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4.2检测与评价基本原则

4.2.1 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4.2.2 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

4.2.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应在正常生产(运行)状态下、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

4.2.4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5 检测与评价依据

5.1 法律、法规、规章

国家、地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

5.2 规范、标准

国家、地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范、标准。

5.3 任务依据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委托书。

5.4基础依据

职业卫生调查资料,历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资料等。

6 检测与评价范围

包括用人单位产生和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公用工程,主要针对其产生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

7 检测与评价方法

根据用人单位生产(运行)特点,通过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面的有关数据和资料,对用人单位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健康影响、职业病防护设施及效果、建筑卫生学等相关内进行检测与评价。

8 检测与评价内容

8.1准备阶段

8.1.1 收集资料与初步现场调查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应对用人单位的生产(运行)情况进行初步现场调查,并收集以下主要资料:

a)用人单位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

1)用人单位概况。

2)生产过程的(原料)、辅料、产品、中间产品及其有关职业病危害的中文说明书。

3)生产工艺。

4)生产设备及其有关职业病危害的中文说明书。

5)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6)有关检测与评价所需总平面布置图、各建筑物平面布置图及设备布置的竖向布置图等。

7)职业卫生管理的各类资料。

8)其他相关资料

b)用人单位的生产运行情况,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

c)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8.1.2 编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方案

a)概述:简述任务由来、检测与评价目的等。

b)编制依据:列出适用于检测与评价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

c)评价方法、范围及内容:根据用人单位的特点,选定适用的检测与评价方法,确定评价范围、评价单元和检测与评价的内容。

d)用人单位概况及运行情况:简述用人单位的名称、地点、规模、产品及其产量、劳动者人数及其工作制度等内容。

e)职业卫生调查内容:在分析用人单位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布、职业病防护设施等调查内容。

f)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案: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项目、方法、检测点、检测对象和样品数等;确定所需检测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检测的项目、方法等;确定建筑卫生学检测的方法、仪器、条件、频次、检测点设置等内容。

g)组织计划:主要包括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进度、人员分工、经费概算等。

8.2实施阶段

8.2.1 职业卫生调查

a)用人单位概况调查:主要调查用人单位的名称、地点、登记注册类型、机构代码、规模、行业分类、行业代码、产品及其产量、劳动者人数及其工作制度以及评价任务由来等内容。

b)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调查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理化性质与分布、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c)职业病防护设施调查:调查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放散源或生产过程及其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性质和发生放散特点等,以及所设置各类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种类、地点及运行维护情况等。

8.2.2 职业卫生检测

a)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依据检测与评价方案及划分的评价单元进行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其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及其相关工作地点的作业方式以及检测结果等。

b)建筑卫生学检测:依据检测与评价方案实施现场建筑卫生学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

8.2.3 职业病危害评价

a)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针对各评价单元存在的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及其相关工作地点,依据GBZ 2.1或GBZ 2.2标准等,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的符合性。

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超过标准限值时,应分析超标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建议。

b) 建筑卫生学评价

根据建筑卫生学的调查与检测结果并对照GB/T 12801 及GBZ 1等相关标准要求,评价用人单位的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的符合性。

8.2.4评价结论与建议

在全面总结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归纳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建筑卫生学等的检测与评价结果,指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该用人单位做出评价。

8.3 报告编制阶段

8.3.1汇总实施阶段获取的各种资料、数据,完成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与附件的编制。

8.3.2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对用人单位检测与评价工作的结论性内容与结果,用语规范、表述简洁,并与所需要的附件编制成册。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的章节与内容组成及报告书格式参见附录A和附录B。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的章节和内容组成

1总论

1.1用人单位概况

主要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地点、登记注册类型、机构代码、规模、行业分类、行业代码、产品及其产量、劳动者人数及其工作制度以及评价任务由来等内容。

1.2评价目的

1.2.1明确用人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的工作场所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

1.2.2依据检测结果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具体要求。

1.2.3 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2.4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1.3评价依据

1.4评价范围

1.5评价内容

主要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及职业病危害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分布、职业病危害程度、工作方式、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分析等。

1.6评价方法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的内容。

2用人单位生产情况

包括主要生产装置和设备运行情况,原料、辅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的使用及生产情况。

3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

3.1划分评价单元

3.2生产工艺流程及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绘制总工艺流程图并编制职业病危害因素代码表。

按所划分的评价单元,对工艺流程做出完整、清晰、无遗漏的叙述,绘制工艺流程框图,并标注出存在和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3.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其接触情况调查分析

主要调查分析生产制度及劳动定员、岗位设置、工作人数、工作方式、工作时间及相应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等。用表格归类整理。

3.4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分析

列表说明评价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理化特性,接触方式,进入人体的途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能导致的法定职业病。

3.5检测方法及使用的仪器设备

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行业标准等确定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样(检测)点和采样(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并根据用人单位生产实际情况,选择采样(检测)时段。

3.6检测结果与评价

3.6.1检测结果及判定

检测结果经整理分析后,用简洁的文字、图表等进行合理表述,具体检测数据纳入检测与评价报告附件。

3.6.2检测结果评价

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统计,并对结果进行判定。对超标工作点进行超标原因分析。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2建议

根据超标工作地点及超标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防护措施等方面建议。

附件:

附件1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委托书

附件2用人单位地理(区域)位置图

附件3总平面布置图

附件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附件5以及其他应该列入的有关资料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的格式

封页: XXXX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

报告书编号

评价机构名称(加盖公章)

年 月 日

封二:评价机构开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

封三:

声 明

XXXX(评价机构名称)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XXXX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过程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并对所出具的《XXXX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检测与评价机构名称:(加盖公章)

法人代表:(签名)

项目负责人: 姓名、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

报告书编写人:姓名、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

报告书审核人:姓名、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

报告书签发人:姓名,签名

封四:目录

正文:按照目录内容编写,纸型规格A4纸,字体为国标仿宋体,标准4号,28行/页,30字/行。页眉: XXXX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报告书编号,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5号。页脚:评价机构名称,页码(第X页共XX页),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5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