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炼制属易燃易爆高风险行业,同样也存在较大的职业病危害风险问题。由于生产过程中原料、中间产物、产品及副产品等均为毒物,且多数在常温为气体或易蒸发,因此,炼油厂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效果有赖于生产设备密闭程度和卫生防护设施的同步建设,其职业病防护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艺选择
在建设项目设计时,应优先选择使用或产生毒性程度低的物料,选择温度低、压力低、自动化程度高的工艺,选择设备密闭程度好的生产设备,以减少毒物泄漏的可能性。近十多年来,我国石油炼制工艺和设备制造有了较大的进步。许多炼油厂通过技术改造,不仅炼油能力有了大幅增加,其装置的密闭程度和职业病危害防护效果均有显著的改善。
2防毒措施
炼油装置绝大多数为露天布置,泄漏的气体和蒸气类毒物自然扩散较快。因此多数工作场所没有局部抽风或送风化生产,对一些容易发生高毒物质泄漏的关键部位应重点防范,应设置毒物报警仪器。如酸性水排放口应尽量密封,酸性气排空应尽量高,硫化氢气体罐附近应安装硫化氢气体检测报警仪。巡检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在进入中毒危险区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携带报警仪,并有同伴监护。
一些生产过程中存在有毒气体排放时,应设计高空排放管,或直接经管道送火炬,以避免有害气体对工作场所的污染。
实践证明,炼油厂绝大多数急性中毒事件均伴随于设备泄漏事故。在正常工况下,工作场所中毒物浓度超标现象较为少见。
3噪声控制措施
炼油厂是连续性生产,所产生的噪声绝大多数是连续稳态噪声,其特征是以中低频的气流噪声为主。由于设备多为露天布置,对周围工作场所和环境影响较大。噪声的防治应从声源、声的传播和接受者个人防护三个方面着手。降低声源的最佳办法是采用低噪声的设备,如选用低噪声电机、低噪声工业泵和风机等。在设备放空口加装消声器、风机进风口安装消声器可减少气流噪声的传播。此外,采取减振措施和安装隔声罩等也可显著地降低设备的噪声。
从声传播途径防治噪声方法有在总图布置时充分考虑噪声源与其他建筑物、办公区之间的关系,如保持足够的防护距离,在声源与噪声敏感点之间利用建筑物和绿化带来阻挡或吸收噪声等。在噪声强度大、操作人员接触时间短且治理难度大的情况下应重点实施个人防护措施。如配备防噪声耳塞或耳罩等。
此外,对集控室和各岗位操作室均应进行隔声处理。
4高温防暑降温措施
巡检人员夏日系高温露天作业,并接触各类加热炉、反应炉、热交换器散发的热辐射。巡检人员是夏日防暑降温工作的重点监护人群。应供应含盐清凉饮料,可采取轮换作业的工作制度,对于生产人员较集中的集控室和各岗位操作室均应设置空调。
5应急救援措施
石油炼制生产过程多处存在硫化氢气体、氨气和苯蒸气等高毒化学物质,一旦设备泄漏或操作失误,较易导致硫化氢、氨气、苯等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企业应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对上述工作场所应安装毒物报警器、设置警示标识,并配备现场冲洗等个人防护设施与用品。
6职业卫生现场管理措施
应建立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检查制度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监测制度。对超标工作场所应及时治理,并通过检查、督导和整改等措施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正常运转。
7健康监护措施应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护制度和健康档案。搞好就业前、在岗和离岗人员的职业性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和职业性病损,避免职业病的发生。
8个人防护措施
对工作人员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毒物浓度较高的工作场所应配戴过滤式或供气式口罩;
② 应穿戴工作服和手套,避免裸露部位皮肤直接接触油品;
③ 进入噪声强度超过85dB (A)的场所应配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
④ 接触沥青的人员可在裸露皮肤部位涂抹防光感作用的皮肤防护剂,皮肤沾染沥青时应及时用植物油擦去,再用肥皂水冲洗。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