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企业工会主席端着老板的饭碗为职工谋利益,其角色尴尬难免。最近,浙江省宁波市尝试基层行业工会主席由上级委派,为企业工人维权,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
职业化工会主席“空降”行业工会
率先进行探索的是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刀片行业联合工会。“洪塘有刀片企业26家,是知名的‘刀片之乡’。”洪塘街道党工委书记马福年说,刀片属劳动密集行业,技术含量不高,企业规模偏小,基层工会力量较弱,为职工维权及开展工资协商都有很大难度。
此项探索工作是今年上半年开始实施的。洪塘街道总工会主席陈海山说,为此当地成立了相对应的两个行业组织,一个叫洪塘刀片行业商会,由26家企业投资方联合发起,选举了9名理事会成员,并确定了7名资方代表;另一个叫洪塘刀片行业工会,经各家企业推选,按员工比例选出105名工人代表,其中再选出7名职工代表参加工资协商。
同时,街道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兼任行业工会的专职副主席,街道总工会的工作班子也全程参与开展行业工会各项工作,并带领广大员工与老板进行工资集体协商。
工会有了上级工会和专职工会主席的“撑腰”,各家企业都感到很大的压力。“以前我们企业也有职工工资集体协商,但说实话,主导权仍在老板手中,因为在企业,工会主席、职工代表的实际身份是企业员工,拿的是企业工资,如果哪个员工真的敢和老板较真对着干,企业很容易找个借口把人开了。”宁波凯特刀片公司董事长、洪塘刀片行业商会会长项福定说,现在行业联合工会的领导是上级工会的负责人,同时,员工代表是从行业中选出来的,谈判也不是企业内部的了,在这种情形下,老板的主导地位无形之中被化解了。
五轮谈判达成“22条军规”
“谈判过程就是利益博弈的过程,由于刀片是薄利产品,老板不肯轻易退让,双方费了好几个月,最终才形成了共有22条内容的行业工资集体协议,大伙称之为‘22条军规’。”洪塘总工会副主席兼刀片行业工会专职副主席黄祝夫说,谈判过程很是艰难,其间有三个争议点:
一是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宁波市颁布的本地月工资最低标准为每月1310元,工会提出在此基础上增加10%,老板认为一下提得太高,企业吃不消。几经讨价还价,最后商定上浮5%,即每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376元。“我们觉得这已经不错了,因为以前刀片行业基础工资仅为1200元左右,此次实际增加值已超过了10%。”黄祝夫说。
二是高温补贴。“这是争议最激烈的一项内容。”开利刀片公司工会主席、职工代表之一徐亚君说,多年来民营企业不发高温补贴已成为“潜规则”了。有的企业资方代表说,凭什么要发高温补贴?公司已在车间里装好了空调,没高温环境,再发高温补贴就成了企业双倍付出。
职工代表针锋相对地驳斥,高温环境不仅在生产车间,有些部门没有降温设施,热得像蒸笼,上下班的路上也很热。“既然国家有规定,我们就要爽爽快快拿现金。”
在行业工会和职工代表坚持下,企业方最后同意发放高温补贴,并在协议上明确约定:行业所有企业在每年高温期间,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标准,向职工如期发放高温补贴。
三是如何限定计件工资的定额标准。“在刀片行业,员工一般是按生产定额计算报酬的,也就是俗称‘计件工资’。在工资协商中,如果我们把起点工资提高了5%,而老板也相应提高了生产定额,这样工人实际就没有增加工资。”黄祝夫说,谈判开始时,老板“胸有成竹”地拿出了员工计件工资的方案,但职工方面表示信不过,双方出现了僵局。
“我们从宁波请来了有关专家,对刀片行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产品、工序及不同的上班时间和不同熟练度的工人,进行详细的测试和记录。”黄祝夫说,对各个数据进行比较、汇总,取其中间值作为计件工资的依据,这样企业和职工都表示可以接受,于是双方达成协议:员工在完成定额任务,在法定时间内超出部分,企业必须按工时定额标准支付报酬,在法定工作时间外超出部分,按加班加点工资支付。
“在协商中,还有一些争议点未能达成一致,留下少许遗憾。”陈海山说,刀片行业抗风险能力弱,市场不确定因素多,企业希望留下一定的机动余地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总的宗旨是要兼顾双方利益。“如果员工保障提高了,企业却垮掉了,一切也就落了空。”
兼顾双方利益寻求最佳平衡点
对于这一次工资集体协商,许多企业工会成员都有“扬眉吐气”之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工会主席告诉记者,现在很多私营企业的工会领导只用两种人,一是老板信得过的亲近人,二是肯听话的老实人。
“这次刀片行业工会的工资集体协商,我们公司‘出血’不少。”开利刀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资方首席代表龙慧荣说,关于高温补贴,以前公司发些冰棍、绿豆汤,一年花不了2万元,现在每年要拿出近20万元的高温费。还有行业最低工资标准,以前每月发放的工资额为100万元,现增加5%,每月就要增加5万元的额度。两项合计公司每年要增加80万元的工资和福利开支,而公司一年的利润也仅300余万元。
龙慧荣说,但是这条路子是对的,因为工资增加和福利的改善,有利于职工队伍的稳定,可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长远发展。
项福定表示,劳动报酬的随意性、工人的频繁跳槽,是刀片行业的一大症结。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有利于企业有序竞争,优胜劣汰,所以也得到了大多数企业的支持。
陈海山说,为保证工资协商协议的落实,工会还组织推选了巡视员,定期对各相关企业进行巡视检查,从目前来看,尚未发现有企业违约现象。
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市总工会主席胡建岳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说:“下一步我们要认真总结洪塘刀片行业联合工会的经验做法,通过委派、聘任、挂职等多种途径,更有效地推广基层工会干部职业化、脱产化的工作新机制。”(《半月谈内部版》2011年第10期,记者 郑黎)
黄云鹏:一个基层工会主席的维权创新
在宁波工会系统中,匡堰镇总工会主席黄云鹏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用了短短三年时间,让全镇规模以上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村级工会组建率达到100%。他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通过建立网络服务平台、建立基层工会协管员制度等,形成一套科学维权体系,实现所有建会企业连续三年劳资纠纷零发生目标。
QQ群架起沟通桥梁
2010年8月12日,宁波德曼压缩机有限公司职工陈央家发生火灾,楼房被烧毁,一家人的生活没有了着落。黄云鹏第一时间在QQ上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联合企业工会为陈央全家安排临时住房,并从职工互助基金中发放5000元救助款。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黄云鹏先后建立起工会工作QQ群、工会财会QQ群、工会与企业沟通QQ群、工会联系职工QQ群,同时还开通了工会与上述联系对象的移动短信网络服务平台。
“干字当头敢为先,只有全力以赴敢创新,才能做出点成绩”,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如今,QQ留言已经成为“午夜热线”。因为职工上班时间关系,晚上10点以后黄云鹏的QQ就会频繁闪动,平均两天他就要处理一起职工诉求。
通过网络这座桥梁,黄云鹏与很多职工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一位江西籍职工在QQ上留言:“在寒冷的冬天里是你给了我温暖,在高温酷暑的夏天里是你给了我清凉。我来慈溪打工6年多,换了很多岗位,没见到过有你这样无微不至关心外来职工的主席。今天,我真正认识到工会就是我的家,是我们外来职工的依靠。”
当好“沟通大使”服务企业
“工会不仅是职工的娘家,也是企业的亲家。”对此,黄云鹏深有感受:只有企业发展了,才能更好地为职工服务,工会不仅要服务职工,也要从源头上关心企业。在他看来,在企业与职工的利益链上,企业负责人至关重要,他认可了,事情就会迎刃而解。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当好“沟通大使”,他加强与企业负责人沟通,将节假日休息时间学习到的工会和劳动法律法规、工会业务等知识整理成200余万字学习笔记,指导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帮助企业制订和完善规章制度,协助企业改进用工管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波及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慈溪市匡堰镇大多数企业受到重创,订单减少、销售下滑,镇上50多家企业计划裁员3000多人。2009年初,黄云鹏在全省率先响应全国总工会提出的开展“共同约定行动”。
在他的努力下,全镇所有建会企业积极主动地与职工签订了约定书,承诺不裁员、不减薪、不降福利。订单减少企业便开展职工技能培训,不仅保住了职工饭碗,而且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储备人才。当年全镇职工平均工资比上年增长3.2%,有7家企业还新招收职工350多名。
协管员成为工会力量生力军
针对基层工会主席兼职多、精力散等现实问题,黄云鹏大胆创新管理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基层工会协管员制度,组建起一支70多人的基层工会协管员队伍。
2010年7月,一家将生产车间承包给个人的企业,按计件结算工资,车间主任与小组组长对绩效考核认识不统一,小组长带着15个老乡准备集体上访。基层工会协管员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和企业管理层协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有了这道防火墙,大量的劳资矛盾化解在企业内部。连续三年来,全镇实现“一般矛盾不出厂(村)、劳资纠纷不出镇、群体上访不发生”的目标。
黄云鹏说,他把工会工作当成一份事业来经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职工们能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感受到工作的价值。(来源:《半月谈内部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