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健康监护与健康促进措施
为了预防职业有害因素对接触者的危害,应重点加强第一和第二级预防,以便及早发现受到影响的人。 1.加强健康监护:健康监护是通过各种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健康损害征象,以评价职业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响及程度,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2016-02-24 22:31 -
班(组)长岗位责任制
1、严格遵守本单位有关职业卫生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对本班(组)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2、根据工作任务、作业环境和职工的思想状况等情况,具体布置职业卫生工作。 3、对新员工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并在熟悉工作环境前,指定专人...
2016-02-24 22:31 -
有毒物质防护管理规定
1、本文所说有毒物质是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表1中所列的各种物质,但不包含 高毒物品目录 (卫法监发[2003]142号文)中所列物品(高毒物品按《高毒物品防护管理规定》执行)。 2、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有毒物质的...
2016-02-24 22:31 -
职业性有害因素
(1)有毒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水泥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和热辐射、低温等。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 (3)噪声、振动、超声波、次声等...
2016-02-24 22:31 -
高温作业防护管理规定
1、高温作业系指工业单位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时,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气温2℃或2℃以上的作业。 2、高温作业场所综合温度应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的要求...
2016-02-24 22:31 -
职业卫生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
1、职业卫生安全检查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危害识别,查找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为,提出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的方法和纠正不安全行为的措施,增强职工的职业卫生安全意识,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现象的发生,及时消除职业卫生事故隐患,确保员工身心健康和安全...
2016-02-24 22:31 -
高毒物品防护管理规定
1、高毒物品是指 高毒物品目录 (卫法监发[2003]142号文)中所列物品。 2、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高毒物品的过程中,要保证按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执行,还应按规定向政府部门申报。 3、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
2016-02-24 22:31 -
职业病防治法确立的主要制度与措施
鉴于职业病易防难治的特点,职业病防治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突出了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自律管理和行政执法部门监督执法行为。 控制职业危害前期预防的制度。为避免不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项目盲目上马,重复先危害后治理的老路,体现从源头消除职业...
2016-02-24 22:31 -
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的意义
总结近年来发生职业病的原因之一,就是劳动者对本工作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全然不知,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因此,用人单位组织劳动者进行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和教育就显得相当重要。 1.通过职业卫生培训,使劳动者掌握职业卫生的知识,提高自我健...
2016-02-24 22:31 -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生物监测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生物监测: 1.概念:定期、有计划地监测人体材料中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或由它们所致的无害生物效应水平,以评价人体接触化学物的程度极可能的健康效应。 2.生物监测的特点意义 优点: (1)反映不同途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来...
2016-02-24 2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