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病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职责分工 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当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在制定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统筹安排职业病防治工作。 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管部门。区...
2016-02-28 21:16 -
作业场所环境有关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具体包括什么?
与作业场所有关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场所的设计不符合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如厂房狭小,车间布置、厂房建筑布局不合理等; (2)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缺乏采暖设施、通风换气设施、防暑降温设施、防噪防振设施、防尘防毒设施...
2016-02-28 21:16 -
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责任
1、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2、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3、...
2016-02-28 21:16 -
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危害防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1、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对所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后果承担责任。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
2016-02-28 21:16 -
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物资生产的限制
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2016-02-28 21:16 -
职业病防治等费用的列支渠道
用人单位按照职业病防治要求,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执行日期:2001年10月27日...
2016-02-28 21:16 -
预防职业病有哪些措施?
预防职业病是保护劳动者健康,控制、减少职业病发生的前提条件,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预防职业病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革新生产工艺、生产材料;对于散发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从革新工艺流程、采用新原料角度无法解决时,应尽可能密闭生产设备;尽...
2016-02-28 21:16 -
职工死亡后,经解剖发现矽肺病如何处理?
根据劳动部(63)中劳薪字第641号复函的规定,职工死亡以后,经解剖确诊患有Ⅱ、Ⅲ期矽肺病,或患Ⅰ期矽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病,并查明其曾有过长期接触矽尘的职业史,可以给予因工死亡待遇。但对其死亡以前的待遇,不再重新处理。...
2016-02-28 21:16 -
政府行政部门在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面的职责
1、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2、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应支持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
2016-02-28 21:16 -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
2016-02-28 2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