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暴露监测研究是评价噪声接触与听力损失剂量反应关系的重要手段, 也是我国学者11, 22建议参考美国NIOSH 提出今后对噪声8 个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笔者对1999~ 2002 年广州市37 个工业生产行业噪声暴露监测数据进行评价, 探讨各行业作业场所实际噪声暴露水平, 以图为国家制定职业噪声接触限值提供有益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1 选择广州市37 个工业行业279 间国有、集体工业生产企业的4 479 个作业场所进行噪声测定和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听力筛查数据进行分析评价。
112 按照5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6 ( WSPT69 -1996) 要求进行测点选择和测量噪声强度1dB( A) 2,噪声测量仪器采用国产ND2 型精密声级计( 经广东省计量局计量检定) , 测试前校正并按要求记录现场原始数据; 对噪声作业场所接触人员按GB7583-19875纯音气导听阈测定6的标准要求进行听力筛查, 用丹麦产AS- 72 型测听仪在安静环境下作永久性听阈位移气导测定, 检测结果按5耳科正常人的气导听阈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6( GB7582- 1987) 标准进行年龄修正。
113 将数据录入计算机, 用SPSS 1110 for Windows软件, 进行标准差、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
2 结果
211 各工业行业作业场所噪声强度分布见表1。全市37 个工业生产行业共4 479 个作业场所噪声测量值结果显示, 平均噪声强度在79 1dB( A) 2以下段有化工原料制造等7 个行业( 占18192% ) 、80 ~84 1dB(A)2 段有纸品制造等24 个行业( 占64186% )、85~ 89 1dB(A)2段有家具及电器制造等6个行业( 占16122% ) 。212 37 个工业行业4 479 个作业场所测量点声级段分布为: 50~ 74 1dB(A)2 占13117% ( n= 590)、75~ 79 1dB(A)2占11195% ( n= 535)、80~ 84 1dB(A)2占26121% ( n= 1 174) 、85~ 89 1dB(A)2 占25150%( n= 1 142) 、90~ 94 1dB(A)2 占14169% ( n= 658) 、95~ 99 1dB(A)2占7119% ( n= 322) 、> 100 1dB(A)2占1129%( n= 58) 。90 1dB(A)2以上占23117%( n= 1 038)、85~ 89 1dB(A)2段占25150% ( n= 1 142)、85 1dB(A) 2以下段占51133% ( n= 2 299, 其中有167 个点为噪声车间休息室P控制室) 。
213 接触不同强度工业噪声与筛查听损检出率的关系见表2。同期接噪作业工人听力筛查4 426 人,听力损伤检出996 人, 检出率为22150%。将接噪工人听力筛查结果与其接噪强度分组比较, 听力筛查阳性检出率与暴露水平存在正相关, P < 0101, 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1 循证分析CHKD 期刊全文库近10 年的噪声暴露研究文献可见, 噪声暴露监测主要测量方法有(1) 瞬间采样的A 声级( 用于稳态噪声) ) ) ) 5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6 ( GBJ 122- 1988) , ( 2) 在声场某点将一段时间内间歇暴露的几个不同的A 声级按能量平均原则用一个A 声级表示暴露时间内噪声大小的等效连续噪声LAeq ( 用于不同强度起伏或间歇性非稳态噪声) ) ) ) 5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6(WSPT 69- 1996) , ( 3) 连续采样记录的个体采样( 用于脉冲噪声) ) ) ) 5美国NIOSH 和ISO 的方法6。主要的评价方法有( 1) A 声级强度) ) ) 5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试行草案) 6( 1979) , ( 2) 考虑了时间关系的噪声强度等效连续A 声级) ) ) 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6( GBJ 87- 1985) 和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 GBZ1- 2002) 及5工业企业( 职工) 听力保护规定6( 2000) , ( 3) 用于脉冲噪声的峰值声压级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 GBZ1- 2002) , ( 4) 用于研究噪声作业分级的噪声接触指数, 以及用于评价剂量反应关系的累积噪声暴露量( 分贝#年) 和一些声压级与时间转换系数的数学推导模型132。将以上测量方法及评价标准应用于各类研究已有大量的报道和数据, 但在2002 年以前我国的卫生标准主要是沿用最高容许浓度(MAC) 概念, 尽管有文献认为噪声测量瞬间采样存在一定偶然性142, 实际上我国大部分生产作业场所噪声的监测、监督管理常用的主要是瞬间采样, 以噪声强度1dB( A) 2的评价方法, 与笔者分析的数据一样客观地反映了该期间的生产作业场所噪声防治的实际状况。即便是GBZ1 - 2002、GBZ2- 2002出台后除增加脉冲噪声采用峰值声级卫生限值外, 仍以1dB( A) 2为卫生限值强度单位, 这与近10 年大量研究认为等效声级更符合能量平均原则的科学成果和5工业企业( 职工) 听力保护规范6使用LAeq值有一定矛盾, 我们认为将来国家制定5工作场所职业噪声接触限值6时应考虑作相关规定。
312 工业噪声是职业噪声暴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在2002 年颁布使用的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6( GBZ2- 2002) 并无职业噪声接触限值, 现行的卫生限值是参见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 GBZ1- 2002) 中的卫生要求152。仍有沿用1979 年卫生部颁发的5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6( 试行草案)及1985 年由建设部等提出的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6, 给工厂企业生产作业场所实施噪声控制与听力保护规范带来困难。在我国所有接触单一职业性有害因素人群中, 接触大于90 1dB( A) 2职业噪声者是最大人群之一, 如果从有可能造成职业性听力损失角度看, 接触80 1dB( A) 2以上职业噪声的人群其数量更是惊人162。参照GBZ1 - 2002 中85 1dB(A)2的卫生要求应用于大部分是/ 旧企业0的工厂作业场所是否适宜, 可否直接作为职业噪声接触限值应用, 笔者分析的37 个行业279 间工厂都是国有、集体所有制的大中型/ 旧企业0, 经历过八九十年代生产工艺和技术改造, 作业场所生产条件巳有一定改善, 职业卫生制度亦较健全。平均噪声强度在79 1dB ( A) 2以下段有7 个行业( 占18192%) ,80~ 84 1dB(A)2 段有24 个行业( 占64186%) ,85 1dB(A)2段以上有6 个行业( 占16122%) 。4 479个作业场所测量点声级段分布: 90 1dB( A) 2以上段占23117% ( n = 1 038 ) 、85 ~ 89 1dB ( A )2 段占25150% ( n = 1 142) 、85 1dB(A)2以下段占51133%( n= 2 299) 。同期接噪作业工人听力筛查4 426 人,听力损伤检出996 人, 听力损失筛查阳性检出率为22150% 。笔者认为, 从危害程度和保护更广泛高危人群的角度考虑, 停止/ 旧企业090 1dB( A) 2的过渡标准, 执行更严格的85 1dB( A) 2限值是适宜的。
313 如何界定噪声作业一直是业内十分困难的问题。许多企业认为, 既然/ 噪声标准0 规定85 1dB( A) 2( 新) ~ 90 1dB( A) 2( 旧) , 那么达到或超过的岗位才算噪声作业, 以致一直以来各地接噪工人听力筛查率都偏低, 辽宁的一个大型调查显示, 仅为1017%172。1999 年国家出台的5工业企业( 职工)听力保护规范6实际上已从技术规范层面解决了问题, 并为某些/ 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治理手段仍无法达到卫生要求0的工厂, 提供了/ 可采取有效个人防护措施0的规定, 例如规定80 1dB( A)2以上的工作环境都必须监测每日8 h 等效A 声级、接噪工人要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在LAeq> 85 1dB(A) 2时工人应戴护耳器等。但由于相应的职业噪声接触限值一直未出台, 一般认为参照适用于新建企业的GBZ1- 2002的卫生要求, 执行1dB(A) 2值亦与听力保护规范执行LAeq 值有不一致之处。加上相应的防治成本增加, 这个参考了在美欧国家行之有效地解决了工业噪声对工人健康危害而制定的听力保护规范, 在我国并未得到普遍推广执行, 值得引起重视。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