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疾病

避暑应掌握的四个因素

字号+ 作者:百源医疗 来源:百源医疗采编

2016-03-05 21:00 我要评论( )

本文重点:如何做到避暑心中有“数”?天气炎热,持续高温,很容易出现中暑现象,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四个避暑要素,供大家参考。 如何做到避暑心中有 数 ?天气炎热,持续高温,很容易出现中暑现象,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四个避暑要素,供大家参考。 1、气温指数:

本文重点:如何做到避暑心中有“数”?天气炎热,持续高温,很容易出现中暑现象,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四个避暑要素,供大家参考。

如何做到避暑心中有 数 ?天气炎热,持续高温,很容易出现中暑现象,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四个避暑要素,供大家参考。

1、气温指数:研究表明,盛夏的气温每升高1℃,都可能对体弱者或老年人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气温的高低本身就有警示作用。比如33℃时,人就会有热的感觉,这是防暑降温的起始温度。35℃时,人体赖以散热的辐射、对流、传导形式逐渐减弱或停止,蒸发(出汗)便是最重要乃至惟一的散热方式。因此,此时应及时补足水分及钾、钠、镁等电解质。37℃,一级警报!此温度下人可能因大量出汗而出现脱水或电解质紊乱。38~39℃,二至三级警报!一些人,特别是体质较弱者的心肺会不堪重负,可能出现意外,这时应该进行物理降温和药物防护。医学专家认为,当气温升高到38℃,或虽然气温是35℃,但湿度过大时,便是可能发生中暑、心脑血管意外的天气。这种天气状况下,人的皮肤血流量会增加3倍以上,心输出量增加50%~70%,因而可以使心衰的发生率增加1倍,使心脏病的死亡率增加1.5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避暑应掌握的四个因素

避暑应掌握的四个因素

2、中暑指数:有的电台、电视台在进行气象预报时,同时报告中暑指数。中暑指数分5级,到了第4或第5级,即 易中暑 或 极易中暑 时,人们就该采取相应措施以防中暑了。

3、疾病风险指数:有的电台、电视台在进行气象预报时,常报告疾病风险指数。疾病风险也分为5级:少、偏少、一般、偏多、多。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哮喘、脑溢血、脑梗死、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八种常见病。当听到这些疾病的风险指数是 偏多 或 多 时,应倍加防范。

4、室内调节最佳温度:室内温度调节是抵御酷暑高温的重要措施。调节到多少为好?根据日本医学专家的研究,最适宜的室内空调温度是:穿西装打领带,最适宜的平均温度为24.4℃;上着短袖衬衣,下着薄面料裙、裤的女子,适宜温度为27.8℃,男女平均有2 3℃的差别。总的来说,最适宜的空调温度为27 28℃,不应低于24℃。此外,室内温度还应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调整,以室内外温差小于5℃为宜。

以上四个避暑要素,希望大家有所了解,在避暑过程中能发挥积极作用,帮助大家度过炎热季节。

(责任编辑:肖玉)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夏日中暑 急救掌握6要点

    夏日中暑 急救掌握6要点

    2016-03-05 21:00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