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劳动报》报道,深秋,小雨,这本是收获的季节。范家贵坐在位于安徽寿县乡村的老家门槛上,眺望着凋敝的田园。半年前,范家贵是上海美联钢结构建筑系统有限公司的电焊工,但现在他拥有另一个称呼:尘肺病人。和他的病友吴士平一样,因为失去了强壮的体格和劳动能力,他们无法继续在大城市生存,回家后农地荒芜却开垦乏力。
几个月来,“范家贵”们一直试图在“维权马拉松”中找到希望的彼岸,但最终他们还是决定撤诉,放弃索赔的权利。
美联钢构是一家国内知名的外资构件生产商,在这场“马拉松”中,他们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一场被寄托了无限期待的索赔诉讼却以撤诉收尾。试问,终结“维权马拉松”何日有期?
1 治不了,干脆不治了
范家贵是松江工业区美联钢构公司的电焊工,2008年被确诊为电焊工尘肺七级伤残。
美联钢构在事发后,拒绝对其赔偿,除了上海市人保部门支付了7万元工伤保险赔付外,他没有从企业那里得到过医药费补偿,至今只拿到了协议离职的12个月工资补偿金。他小心翼翼地记录着自己的一笔笔治疗费账单,“每次都要自己掏三五百元去拿药,到现在已经花了一万多。”今年春天去检查时,因为没钱他只能向公司借了5000元。“治不了,干脆不治了。”范家贵告诉记者,看病很贵,光每年复查一次就要好几千,“都得自己掏钱,想想拿到的7万元保险还要留着以后用在大事情上,身体能拖就拖吧。”作为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他已经给这7万元“余生价值”做了安排——以后老人要看病送终、孩子要上学,怎么够花?回老家前,他一直咳血、喘不过气来,整夜睡不着觉,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病情稳定了,呼吸没有之前那么急促。“乡下空气新鲜,希望慢慢地能把肺养好。”这个38岁的男人在一场大病后似乎把很多事都看明白了,“我还能怎么样?”
同事吴士平差不多和他同时发病,也因和公司协商不成而解除了劳动关系,回到合肥后目前正在一家小厂打杂,每天只能挣七八十块钱。10月26日一大早,吴士平像往常一样咳出一堆黄色的浓痰后,坚持赶去上班。电话中他告诉记者,一用力就喘不上气,干活不敢使劲,家里一双八旬父母和三个孩子就指望他了。几个月来他到处在找收入更好点的工作,但是皆因入职体检通不过而被淘汰。然而即使坚持治疗,“范家贵”们仍将面对一个不能改变的残酷事实——至今还没有一种药可以阻挡尘肺的恶化。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科负责人贾晓东博士告诉记者,电焊工接触超标生产性粉尘、金属氧化物、烟尘后,就会导致“电焊工尘肺”这一几乎没有治愈可能的疾病。根据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电焊工尘肺”从1级晋级到2级平均只需要10年,尘肺导致的肺组织纤维化不可逆,病情呈现进行性恶化。
2 车间里,人成了“吸尘器”
记者调查发现,在美联钢构恶劣的工作环境下,电焊工的肺如同一台台“吸尘器”。
“一打磨,粉尘就铺天盖地,像起了大雾,隔四五米互相就看不清人”(见题图)。范家贵告诉记者,在他发病前,烧焊几乎没有防护措施。自俩人出事后,公司开始给工友们配上了口罩。吴士平描述,车间地方不小,但经常上百个人同时开工,为了赶工期都挤在一起,漫天粉尘如天女散花。“大家都开玩笑说像黑人,清水冲不掉,要用肥皂洗,鼻孔里全是黑渣,早晨咳嗽吐出来的痰也是黑色的。”现在回忆起来,他已经咳嗽三四年了,一直不知道是病。10月26日,在“范家贵”们工作过的江田东路美联公司一车间内(该车间现已搬至苏州),曾经的同事刘会向记者证实,在范、吴发病前,公司没有给工人们发过口罩。刘会近期刚被发现患上了双耳高频听力损害,他怀疑和车间震耳欲聋的敲击噪声有关,目前也在争取职业病鉴定。“声音响得戴着耳套都受不了,有时候吐口唾沫都是黑渣子。”对此,鲁冬秋、李文祥等车间工人或公司保安都予以了证实。
记者查询范、吴两人的职业病鉴定报告发现,在这个车间同时存在剪板机、火焰切割机、埋弧焊机、二氧化碳焊机、抛丸机等作业工序,美联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陈丹红也向记者坦承,在钢板切割、电焊、抛丸、装配等几乎绝大部分工序上,确实存在着产生粉尘噪音的情况。陈丹红认为,车间并非完全没有通风设施,公司是安装过屋脊自然通风器的。“后来有人发病,我们又把防护措施升级,装了很多大排风扇。”她表示。
不过,贾晓东告诉记者,由于大构件复杂的体形,此类车间通风设施往往成为摆设。“在连跨、多跨厂房里想要自然通风都很困难,更别说是空气中充满了高浓度粉尘了。”“为了省钱,有些企业会在现场装大排风扇,但风扇形不成气路,反而会把车间吹成搅拌池,加重粉尘飞扬。”松江区卫监所在致本报的书面材料中指出,自2008年3月以来至今,已先后三次在针对美联公司的监督检查中发现,该公司存在不申报和检测危害项目、不及时申报职业病、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不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诸多问题。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职业病科指出,粉尘是完全可防可控的,例如焊接现场实施湿化作业即可以控制住大部分粉尘,但是湿化作业的成本远高于普通作业。贾晓东指出,大构件作业场所也可以安装专业吸风排尘设备,但是费用很高,不少企业不愿意在这一块上增加成本。
3 赢不了,那就只能撤诉
在坊间,职业病人维权被戏称为“马拉松”。范家贵和吴士平曾尝试挑战这种说法,他们在获得工伤保险赔付后,分别向美联公司提出民事赔偿。但只开了一次庭他们就有了壮士断腕的想法,“官司不打了,打不赢拖不起,撤诉。”
代理他们民事索赔案的君莅律师事务所律师李萍告诉记者,在获得职业病鉴定后,两人都获得了上海市政府“埋单”的7万元工伤保险赔付,企业拒绝对他们做出其他任何赔偿,美联公司的违法成本几乎为零,而两位农民工因此遭受的身体和精神损害却无法用数字来衡量。按照本市现有的规定,只要企业缴纳几百元的外来民工综合保险,其出了事后赔偿责任就可以转嫁给政府和社会。“要管住职业病的源头,就应当让违法企业承担高额的违法成本。”他们索赔的依据是我国《职业病防治法》第52条——职业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金外,依据有关民事法律,还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
6月,律师陪同当事人前往松江法院提起诉讼,但法院认为这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要求他们首先进行仲裁前置程序。几经周折后,他们折回松江法院终于立案成功。“第一次开庭,企业就表示不赔偿不调解,一分钱不给。”李萍与法院沟通后了解到,依据“52条”来判决,目前全国尚无先例,此前此类案件都是双方调解结案的,如果这例案子判决了,就是全国首例。“我们得到的消息是判决结果可能不利于工人,因为没有胜诉的先例,如果这个首例职业病人索赔案打输了,可能影响以后其他病人的维权。”考虑再三,李萍说服了范家贵和吴士平,撤诉。
4 如何终结“维权马拉松”
在去年全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座谈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透露,全国30多个行业不同程度遭受职业病危害,估计有2亿劳动者正在遭受职业病危害,截至2009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病例72万多例,其中尘肺病65万多例。目前,重型装备、机械制造、芯片加工等行业已成为职业病重点发病领域。专家指出,由于迟发性和隐匿性的特点,一些中小企业的职业侵害问题尚未完全纳入政府监管视野,近两年将进入一个集中发病期和矛盾凸显期。
“已经到了必须高度重视职业病这个问题的时候了。”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美、中英劳动法律合作项目中方专家王全兴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正在全国人大审议的《职业病防治法》必须从制度层面加以防控和监管,才能真正终结“维权马拉松”。
“应打通民事索赔的渠道,让违法企业付出代价。”王全兴指出,现有的工伤保险远不能对尘肺病人的实际人身和精神损害做出弥补,在工伤保险赔付之外,病人有权根据实际发生的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远期医疗费及精神损失费提出赔偿要求。“对病人来说这个举证的过程很漫长繁琐,司法部门应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来简化程序。”
接手过多起职业病人诉讼案例的李萍律师建议,尽快确定违法用人单位的赔偿制度,当工伤保险不足弥补其损害时,职业病人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请求。
不能让本该由企业承担的违法成本转嫁给社会。王全兴指出,对屡屡出现职业病人的企业,应调整提高其综合保险缴费比例,将违法成本“还”给企业。在完善法律救济和制度监管的同时,各方更呼吁,企业的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不应“沉睡”,生产流水线在输出利润的同时,也应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来源:东方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