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5日13:14 法律与生活
文/赵晓秋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的146名尘肺病人,因为媒体的关注,近10年无法改变的死亡命运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
来自秦皇岛市卫生部门的消息,广受社会关注的甘肃古浪县首批赴北戴河治疗的16名尘肺病患者治疗进展顺利,目前已有15名患者出院,最后一名重症患者也于2011年3月14日做了肺灌洗手术,目前恢复良好,不日将返回家乡。
2011年1月21日、22日,央视《看见》栏目分上下集播出《古浪,冬天里的童话》,收视率达到1.03%,这意味着古浪获得了上千万人的关注。随后,《中国青年报》、凤凰卫视、《华商报》的报道团队也逐渐抵达古浪。
在此之前,古浪一直在沉默。1999年第一例尘肺病人死亡。2006年第二例病人死亡时,古浪的尘肺病患者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病。
在甘肃古浪县的尘肺病患者中,已经有3人去世,还有将近1/3的人病情严重。他们多已失去劳动能力,甚至面临生命危险。
马江山,病情最为严重的患者。由于尘肺病引起的肺部感染和肺气肿,36岁的他生活已经不能自理,每天只能保持坐着或者跪着的姿势。而跪着是所有尘肺病人离世的最后姿势。
2010年12月18日,沉默了几年的古浪尘肺病人凑了5000元的经费,选举了3名病人代表,第一次主动走出大山,前往北京寻求社会和媒体援助,并在新浪微博发出求助信息。
这一次尝试性的生命探索,带回了志愿者、网友捐款、各方媒体以及外界触动之下的政府行动——很快,古浪县县政府成立了尘肺病救治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安排尘肺病农民工的医疗救治、生活补助和劳动维权。目前,该领导小组已经募集专项资金约680万元。
2011年2月20日晚,首批16名尘肺病患者从家乡启程,赶赴河北北戴河诊疗。他们的救治费用临时由当地政府和社会资金垫付。
10年的索赔无望,在政府主动或者被动的“干预”下,也开始出现曙光。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表示,酒泉市马鬃山金矿应当负责古浪县大部分尘肺病患者的赔偿。政府将全力寻找金矿矿主,现在初步掌握了19个老板。
古浪县的尘肺病人是幸运的,因为在媒体的关注下,他们得以延续自己的生命或者得到自己去世后家人能赖以生活的赔偿。但如果类似的事件只能靠媒体关注才能解决,却又是这个社会的“不幸”。
2010年全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经验交流会暨全国煤矿尘肺病防治现场会透露:全国煤矿有265万接尘人员。据测算,每年有5.7万人患上尘肺病,因尘肺病死亡的有6000余人,是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2倍。
针对这种致命的职业病,政府部门也进行了改革,比如修改《职业病防治法》、简化职业病鉴定程序、加强劳动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企业违法违规用工生产行为的处罚力度和提高其违法成本等。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无论是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与完善,还是政府监管机制的建立、理念的转变,都不是一朝一夕即可见效的。很多尘肺病人也许根本活不到诸多改革成功的那天。
链接
“开胸验肺”
张海超,河南省新密市刘寨镇老寨村村民,2004年8月至2007年10月在郑州振东耐磨有限公司打工,做过杂工、破碎工,其间接触到大量粉尘。
2007年8月,张海超开始咳嗽。医院做了胸片检查,发现其双肺有阴影,诊断为尘肺病,并被多家医院证实。但职业病法定机构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的诊断却是“无尘肺0+期(医学观察)合并肺结核”。
在多方求助无门后,被逼无奈的张海超不顾医生劝阻,执著地要求“开胸验肺”,以此证明自己确实患上了“尘肺病”。2009年9月16日,张海超获得赔偿共计61.5万元。
点评:媒体关注只是权宜之计,现状的改变还得靠政府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