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管理

作业环境中有害因子的防范措施

字号+ 作者:小编 来源:职业病网采编

2016-02-24 22:32 我要评论( )

对于作业环境中有害因子的危害,应有相当的预防措施,无论是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或人因工程对人体之危害,其根本之预防措施应是消除危害发生源,只有在无法消除危害源之情况下,才得以下列方式降低对人的危害。 1. 工程管理 (1)以低毒性物料或物质代替高

对于作业环境中有害因子的危害,应有相当的预防措施,无论是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或人因工程对人体之危害,其根本之预防措施应是消除危害发生源,只有在无法消除危害源之情况下,才得以下列方式降低对人的危害。

1. 工程管理

(1)以低毒性物料或物质代替高毒性物质使用。
(2)变更生产程序或作业方法。
(3)抑制、隔离、遮蔽危害物质危害发生源,避免其发散、逸散或传播。
(4)装置通风换气装置。
(5)设置密闭设备。

2. 行政管理

(1)减少个人暴露时间。
(2)工作轮调。
(3)健康管理。
(4)整洁整理整顿。
(5)个人良好之卫生习惯及工作习惯。

3.正确使用防护具

为降低意外灾害的发生,基本上除了作业环境的改善外,亦需配戴个人防护具。因为有时工程控制并不能完全消除潜在的危害,所以个人防护具的使用,则成为保护工作者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选用个人防护具的时候,有几点需要考虑的原则:

(1)应能有效的保护人员,将危害因素隔绝。
(2)应能针对污染的型态,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等危害性质,及对人体的影响与作业环境的特性,能提供适当的防护。
(3)需穿戴舒适方便,且不妨碍作业。
(4)防护具所采用之材质,不会引起人体不良反应,且配戴后不会明显增加使用者身体负荷。
(5)符合国家标准,具相当强度及耐久性,且维修保养容易。

常见的防护具装备有头部、眼睛、脸部、听力、呼吸系统、身体、手臂及脚部的防护等。除了正确的选用防护器具外,相关的教育训练,更可协助使用者正确、熟悉的使用,以便达到充分防护的效果。

4.实施健康检查及管理

劳工职业病之发生,系因工作之际暴露于各种有害物质环境中所致。一般职业病初期并无特殊症状出现,例如有害物引起之工业中毒,虽有一般所见之头痛、目眩、疲倦之类的现象,常因日久适应而不自觉,如未实施特殊健康检查,则无法获致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之目的。

各作业场所有关卫生管理重要事项,例如劳工健康管理数据、作业环境测定记录等,均应加以保存,以备应用之参考。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