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肿瘤

治疗大肠癌要注意避免哪些误区[解析]

字号+ 作者:小编 来源:职业病网采编

2016-03-06 19:06 我要评论( )

大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统称,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第三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为第二位,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而据2003年上海市所统计的 癌症 发病谱中,大肠癌已超过 胃癌 ,位居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是目前上海市增长

  大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统称,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第三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为第二位,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而据2003年上海市所统计的癌症发病谱中,大肠癌已超过胃癌,位居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是目前上海市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年,大肠癌除了发病率升高外,性别比、发病部位、发病年龄、肿瘤类型均发生了变化。但是,目前在大肠癌的诊治过程中尚存在不少观念上的误区,需要引起广大读者的重视。

  大肠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结合化疗、放疗和其他方法的综合治疗。目前,大肠癌的手术技术相对成熟,并发症发生率低,综合治疗的疗效相当显著。但目前在大肠癌的诊治过程中尚存在一定观念上的误区,需要引起重视:

  误区一:贫血很严重,不可以手术

  结直肠癌术前多表现为便血,尤其是盲升结肠癌由于不易发现、病程较长且有慢性失血的临床表现,术前贫血均较严重,很多患者担心身体差,无法耐受手术,要求手术前输血,改善营养状况。有报道认为,手术前输血虽然可以改善贫血,但会引起人体自身免疫抑制,促进了肿瘤的生长,影响患者的手术疗效。因此,只要手术前血色素超过7克,就可接受手术,贫血在手术切除肿瘤后才会真正恢复。低于7克可考虑适当术前输血。

  误区二:术前发现伴有肝转移,手术没有意义

  肝转移,对于患者来说已属晚期,手术切除原发灶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呢?在所有癌症出现的肝转移中,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效果最好。首先,约有10%-15%的患者有手术切除转移灶的可能,这些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达35个月左右,5年生存率可达30%-40%。其次,由于化疗药物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非常敏感,另有15%左右的原先无法手术的肝转移患者在化疗后获得了第二次手术切除原发灶的机会。

  因此,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在有专业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手术前对于肝转移灶进行仔细评价。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可选择先手术切除大肠癌原发病灶,再给予患者积极的综合治疗。有研究报道,切除原发结直肠癌病灶联合其他化疗、放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可达20个月左右,3年生存率高达35%,而放弃原发灶手术,单纯化疗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3年生存率仅13%。

  误区三:癌化疗后复发和化疗无效,就放弃治疗

  随着科技的进步,采用传统化疗无效或化疗后又复发的患者,可以选择生物靶向治疗。所谓生物靶向治疗,就好比“生物导弹”,此类药物会特异性地选择肿瘤相顾的“特殊位置”发挥药物作用,直接抑制肿瘤的生长或切断肿瘤的“养料供应”,能起到较好的治疗肿瘤的作用。另外有一部分局部复发或肝肺转移的患者还是可以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

  误区四: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需腹壁结肠造瘘

  急性肠梗阻,就是突然无法“排便和排气”,患者有腹痛发烧症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中约有70%是结直肠癌晚期梗阻引起的,而大肠癌中有20%的患者以急性肠梗阻起病。传统治疗方法是切除结直肠癌病灶后无法再重接,只能做腹壁结肠造瘘,“大便从肚子上排出”,患者很痛苦,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目前内镜技术的发展,可完全避免结肠腹壁造瘘,首先选择内镜下肠梗阻导管和金属支架引流术,待梗阻解除,肠道清洁后行Ⅰ期根治性手术,不仅避免了患者腹壁结肠造瘘之苦,而且增加了手术的彻底性,对患者的综合疗效大有帮助。

  误区五:大肠癌手术前后需“不吃东西”进行肠道准备

  大肠癌的手术由于大肠内粪便较多,采用传统的术前准备方法,准备时间长,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大,术后恢复慢。2005年以来在欧美国家先后兴起的“快通道外科”,通过改进围手术期处理方式,鼓励患者术后早期进食,早期下床活动,以实现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的目的。中山医院普外科率先在国内开展此项技术,已完成了近300例患者,初步的经验显示,患者术后第一天就可以下床活动并进食流质饮食,与传统患者术后3-4天后恢复饮食相比具有明显优势,而且平均可缩短住院天数2天,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误区六:便血是痔疮的表现

  大便出血既可能是痔疮的表现,但往往也是低位结直肠癌的临床表现,有时候两者可以完全相混淆。一些患者常常以为是痔疮而延误了诊断,在确诊结直肠癌时已属于晚期甚至出现了远处转移。另外,大便隐血筛查也是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手段。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癌专业组,接受了科技部十一五攻关的科研项目,在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街道开展了社区的早期大肠癌的大便隐血和调查问卷筛查,在1万人群中发现了1百多例大肠癌和癌前期病变,患者都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误区七:没有症状的患者不必要肠镜检查

  大肠癌的主要症状包括便血、腹痛、腹泻、消瘦等。大多数的症状在起病初期轻微,不会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待症状明显时,多已属晚期,治疗效果欠佳。肠镜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况且,现在无痛内镜的发展,也大大减少了肠镜检查的痛苦。但是,让所有的人都做肠镜,则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因此,对于以下高危人群应该1-2年检查一次肠镜。即大肠癌高发区40岁以上有症状的人群;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大肠息肉经肠镜下电灼术后的人群;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有大肠息肉家族史的直系亲属;溃疡型结肠炎患者;有血吸虫性直肠肉芽肿的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的人群。

  误区八:西医无法治疗的晚期大肠癌患者才寻找中医药进行治疗。

  误区九:认为中医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抗癌,熟不知晚期肿瘤患者应以改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率为治疗关键。

  误区十:局部治疗(手术、放疗)后,症状暂时缓解或消失后而放弃有效的综合治疗。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