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肿瘤

治疗肿瘤是开刀还是保守治疗[解析]

字号+ 作者:小编 来源:职业病网采编

2016-03-06 19:18 我要评论( )

上海每年新发 癌症 近5万例;平均每天82人死于癌症。治肿瘤,哪种方式好?肿瘤 治疗 ,有哪些新疗法、新进展?出于求生的本能,每一个肿瘤患者总会纠结于是开刀?还是保守治疗?很多时候,他们不得不为此奔波,求教于各式人等。曾经,人类为了和癌症进行斗争

   上海每年新发癌症近5万例;平均每天82人死于癌症。治肿瘤,哪种方式好?肿瘤治疗,有哪些新疗法、新进展?出于求生的本能,每一个肿瘤患者总会纠结于是开刀?还是保守治疗?很多时候,他们不得不为此奔波,求教于各式人等。曾经,人类为了和癌症进行斗争,创造出了三种颇有威力的“武器”各式各样的手术刀、杀伤性极强的化疗药和不同能量的放射线。当它们与疯长的肿瘤狭路相逢,只有一个目的:将癌细胞斩草除根,不灭干净绝不罢休。

  作为著名肝癌研究学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曾经也怀有同样的信念。他比谁都清楚,面对肿瘤 ,一旦放走漏网之鱼,必将后患无穷。然而,就在他花了半辈子与癌症“斗法”,带领学生潜心研究,发明了不少降伏癌细胞的“必杀技”后,汤钊猷也面临了病人“越治越多”的尴尬。最近几年,在这位“癌王斗士”心头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问题到底过去百年的抗癌战略有没有“犯错”?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了?

  抗癌就像拍皮球,拍得越重,弹得越高

  曾经,汤钊猷在门诊看病时,病人常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汤医生,这刀开下去,会不会赶着癌细胞往全身跑? ”那时的他总认为这是缺乏根据的天真想法,可谁能想到正是这种想法居然也包含着几分道理。

  汤钊猷说,第一次印证“玩笑”的,是几个接受姑息切除的晚期患者。拗不过一双双痛苦的眼睛,汤钊猷偶尔也会为已经错过最佳手术期的晚期病人做些姑息性的手术切术,为的是希望以此减轻他们一些痛苦。但很快,汤钊猷就发现,这些勉强开刀的病人术后恢复并不好。而随后的动物模型研究更是发出一个令人警觉的信号:姑息切除可能促发残癌转移!

  之后,汤钊猷还发现,与某些手术“适得其反”的作用相比,放疗对于癌细胞的影响更为复杂。一群不幸患上肝癌的实验鼠在被送进放疗室的几天后,体内的癌细胞果真被消灭得干干净净;可怎料等到30天后再观察,本已低头的癌细胞转而发起大举反攻,甚至癌细胞的肺转移倾向比那些 “休养生息”的肝癌小鼠更高。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还真难以置信。 ”汤钊猷的心一再被矛盾所触动。

  就在汤钊猷反思手术、放化疗与癌细胞转移之间的关系时,《自然》、《科学》、《癌症研究》等国际权威刊物上,也频频出现关于抗癌“反作用”的报道。 200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患乳腺癌的小鼠在接受化疗或者放疗后,一种信号蛋白立刻吹响 “集结号”指挥癌细胞向肺部迁徙。沿着“反作用”线索顺藤摸瓜,研究者还发现,在癌症分子靶向治疗领域十分热门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其实也是把双刃剑。这种药物在短期内可以抑制肿瘤周围血管生长,然而长期就会反而促进癌细胞扩散。使用这种治疗方式,对晚期肝癌往往只能让患者生命延长几个月。

  坐在电脑前,汤钊猷逐篇阅读,仔细研究,反反复复进行思考,逐渐理出了一丝头绪。他说,抗癌就像拍皮球,拍得越重,反弹越高。人类与癌症较量,既要“斗勇”更要 “斗智”,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

  对付癌症,“有时不治疗”是最好的方法

  汤钊猷在临床中发现,癌症手术后,多数病人都会期待后续治疗,他称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否都要治疗,这得看病人的具体情况,“有时不治疗”是最好的治疗。显然,这个主张会引起很大的争议,不仅癌症临床医生不会同意,病人家属更不会同意。但汤钊猷指出,可别忘了这个说法有个前提“有时”。

  在查房或会诊中,汤钊猷常常会提出减药甚至不用药,而不是加药。因为所有药物既有治疗疾病的一面,也有产生副作用的一面。他指出,就好比有人生病在家休息,如果每日有少数亲友来看望,病人会感到欣慰;但如果每日有几十位亲友来看望,这绝非好事,反而是在帮倒忙。尤其是在当前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用药的情况下,会让病人透不过气来。

  而临床实践也发现,针对晚期癌症,除了对症治疗外,过分积极的抗癌治疗反而会增加病人痛苦。美国曾有研究表明,在65岁低危前列腺癌患者中,同立即启动治疗的病人相比,那些接受积极监测的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汤钊猷强调: “必须说明的是, “不治疗”并不是指消极对待,还是要鼓励病人尽量进食、适量活动,尽可能通过提高机体状况与癌抗争。 ”

  此外,通常癌症患者的家属都会认为病人要多进补一些滋补品,可以起到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及抗癌能力、防止癌症转移和复发的目的。但这往往造成的结果便是,病人吃了很多平常不吃的东西。如果进补不当,常常适得其反,会导致癌细胞的快速生长,可谓得不偿失。汤钊猷指出,因此,癌症病人越是晚期,越要和平常一样清茶淡饭,甚至还要更清淡些。他说道:“我查房时,常常询问病人家属给病人带来什么菜,问下来大多是荤菜,很少有素菜。我一般都会提醒他们,下次带点绿色蔬菜来。 ”他表示,多吃素菜或者荤素搭配的目的是,避免进食过多荤菜,防止体内积聚热量过多而促进癌肿生长代谢。

  “驯化”肿瘤,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汤钊猷回忆,过去每每开刀,总要在手术室苦等病理医生的冰冻切片报告,只要是恶性的就要马上开掉,良性的则暗自庆幸。 “现在看来,这种以病理学为基础的抗癌思路大抵都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他提出,对付无限增殖的癌细胞,光动刀还不够,需要出奇制胜的第二、甚至第三招。

  这么多年的肝癌转移研究给了汤钊猷不少启示:“癌症既是局部病变,更是全身性疾病,是生活环境、癌细胞、体内微环境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行之有效的抗癌方式应该是,一边消灭肿瘤,一边从免疫、内分泌、神经、代谢等角度综合干预,调变肿瘤,最终令残癌细胞改邪归正。

  汤钊猷指出,患者如果基本康复了,就不应整日躺在床上休息,不妨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增强体力。在汤钊猷的病人中,肝癌切除后长期坚持游泳的病人也不少,从患肝癌起到随访时,四、五年乃至九、十年的都有,据说身体恢复得都不错。汤钊猷说:“据我临床观察,干扰素对预防肝癌术后复发是有一定作用的,因此我猜想癌症病人游泳时,体内有可能会产生内源性干扰素,从而预防癌症复发或转移。况且活动量大了,胃口好了,抵抗力自然恢复,这也有利于激活体内自身存在的抗癌能力。 ”据了解,汤钊猷虽已年过八十,但仍坚持隔天游泳,每次30分钟,自我感觉身体状况良好。

  而对于年龄较大,没有游泳基础的病人,汤钊猷常常劝他们每日去买菜。 “因为买菜比散步的效果好。这样病人到附近菜场,挑挑拣拣,一去一来不到1小时,既达到散步目的,又有康复效果。”据介绍,通过随访这类病人,多数病人康复情况也都不错。

  此外,汤钊猷还发现,在“驯化”肿瘤方面,中医中药显然 “占有一席之地”。他所在的课题组发现,将治疗乙肝的中药 “苦参素”与干扰素配合使用,可明显延长肿瘤小鼠的生存期。而当一群不幸患上高转移肝癌的小鼠服用一种5味中药制剂“松友饮”后,癌细胞增殖的速度明显放缓,向肺部转移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