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风颈草(《纲目》),紫顶龙芽(《纲目拾遗》),铁马鞭(《草木便方》),狗牙草(《中国药植志》),鹤膝风、苦练草(《广西中兽医药植》),顺捋草、蜻蜓草(《南宁市药物志》),退血草、铁马莲(《湖南药物志》),田鸟草、铁扫手(《闽东本草》),疟马鞭(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土荆芥、野荆芥(《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红藤草(《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归经】苦,凉。归肝、脾经。
【功效与作用】
1.《本草经疏》:马鞭草,本是凉血破血之药。下部脓疮者,血热之极,兼之湿热,故血污浊而成疮,且有虫也。血凉热解,污浊者破而行之,靡不瘥矣。陈藏器谓其破血杀虫,亦此意耳。
2.《别录》:主下部脓疮。
3.《本草拾遗》:主症癖血癖,久疟,破血。作煎如糖,酒服。
4.《日华子本草》:通月经,治妇人血气肚胀,月候不匀。
5.《本草衍义补遗》:治金疮,行血,活血。
6.《纲目》:捣涂痈肿及蠼螋尿疮,男子阴肿。
7.《生草药性备要》:活血通经。能去脓毒,洗痔疮毒,退上部火,理跌打。
8.《分类草药性》:去小便血淋肿痛。
9.《天宝本草》:利小便,平肝泻火。治赤疮,火眼。
10.《现代实用中药》:根用于赤白痢疾,慢性疟疾,水肿,臌胀等。并有泻下作用。
11.《中华本草》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龈肿痛;黄疸;痢疾;血瘀经闭;痛经;症瘕;水肿;小便不利;疟疾;痈疮肿毒;跌打损伤。[1]
马鞭草甙对交感神经末梢小量兴奋,大量抑制;对哺乳动物可促进乳汁分泌。清热解毒药;活血通经药;利水消肿药;截疟药;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症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
毒性:其毒性很低,不溶血,有拟副交感作用。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草有小毒,制剂可治疗疟疾、白喉、流行性感冒等。有些人服后有恶心、头昏、头痛、呕吐和腹痛等反应。孕妇禁服。
【用药注意】
1、服用后若有口乾舌燥、大腿微微发热或酸的现象,是正常反应,可多喝水补充水份。喝这帖茶不会拉肚子,可当水喝,每日喝足2,000cc最佳。
2.孕妇禁用。
【治癌验方】
1.胆囊癌
马鞭草、金钱草、薏苡仁各30g,射干15g,水煎服,每日一剂。(《中医肿瘤的防治》)
2.癌性胸腹水
马鞭草30g,龙葵120g,了哥王9g,大枣10枚,水煎服。(《实用抗癌药物手册》)
3.白血病
马鞭草、白花蛇舌草、白花丹根、葵树子各30g,夏枯草15g,水煎服或制成丸剂应用。(《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