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

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街道办党工委书记高维荣发言材料

字号+ 作者:小编 来源:职业病网采编

2016-02-27 20:54 我要评论( )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天,我们很荣幸迎来了国家安监总局、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天,我们很荣幸迎来了国家安监总局、省、市、区的领导到我街检查指导工作。在此,请允许我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各位的莅临指导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本街道创建全国安全社区的工作情况,向在座各位领导作个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街是广州市越秀区辖下的一条行政街,位于美丽的珠江河畔,越秀区东南部,东起东湖路及二沙岛东端,分别与东山街相接、与天河区的海心沙相峙;西至东濠涌,与珠光街毗邻;北以新河浦为界,与大东街接壤;南至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辖区总面积3.0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1.3万户、4.6万多人,设有10个社区居委会。辖区内有羊城铁路总公司、省交通厅、省高速、省新华发行集团、省美术馆、市政协、海印实业集团等中央、省、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辖区内经济繁荣,专业市场林立,有海印电器城、海印布匹市场等;辖区内人文景观丰富,有美丽的二沙岛、林则徐纪念园、省级文化保护单位白云楼及广九火车站等,中国第一架飞机试飞点就在我街的大沙头。

二、工作成效

近年来,我街始终把抓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首位,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紧密结合辖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区和谐稳定为目的,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组建了街道安监中队,并通过抓队伍、抓重点、抓创新、抓落实,构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的坚实屏障,有效地预防了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使我街辖区连续多年无安全生产事故,先后被市、区安监局评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被市评为07-08年度创安先进街道,为建设“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09年4月我街正式启动创建全国安全社区,作为广州市第一批创建国家安全社区的试点街道之一,省、市、区委和政府非常重视全国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深刻认识到创建安全社区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原越秀区委书记现广州市副市长贡儿珍、现越秀区委书记武延军多次做出批示,要求认真抓试点,以点带面,推进越秀区安全生产形势的本质改善,区政府拨出专项经费12万元,用于安全社区创建的宣传、推广。自启动创建以来,我街严格按照全国安全社区的要求,扎实组织实施10个安全促进项目。经过两年的创建,于2011年4月通过全国安全社区专家组的验收评定并于当年5月16日正式被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

三、主要做法

我街创建工作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重组织,构建合理组织架构体系。

越秀区政府成立了由时任副区长现任常务副区长的卞勇同志担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吸收区政府办、安监局、公安分局等15单位为成员单位,形成整合资源、分工协作抓创建的工作氛围。我们街道积极利用安全生产、综治、公安、民政、卫生、宣传等部门建立起的群防群治网络和组织结构体系,成立了由街党政主要领导牵头,涵盖社区居委会、派出所、工商所、司法所、社区居民等方面的全国安全社区推进委员会,在委员会设置了家居用电用气、社会治安、校园、残疾人、老年人、交通、防雷减灾、运动场所、工作场所、外来人员等10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职人员专门抓”的多层次、全覆盖、广合作的创建体系。此外,我街还加大经费投入,重点扶持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重监测,逐步建立和完善事故与伤害监测机制。

安全社区的建设,重在平时监控预防,不能躺在应急预案上等事故发生。我街坚持把伤害监测和事故预防贯穿于全过程,初步建立项目监测预防机制。通过在辖内的医院、学校、幼儿园、重点企业、物业管理处等单位设立监测点,及时采集事故与伤害信息,由各专业职能部门对本行业的事故进行及时准确地记录。及时对发现的各类隐患进行分析总结,不断消除、降低和控制各类事故与伤害风险。

三是重应急,加强社区应急能力建设。

完善应急管理,是有效预防事故和伤害的根本途径。我街在项目评估论证过程,针对社区潜在的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响应预案或处置方案,配备应急设施和器材,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通过组织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使社区居民具备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创建2年中我街共组织消防逃生演练73次共8000多人参加,安全知识巡讲100余场,发放各种安全宣传资料15万份。通过开展知识讲座、文艺汇演等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大提高居民对安全社区的知晓率,达90%,使安全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专门制定《白云街辖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辖内的202家机团单位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分别制定专项预案并开展应急演练。

四是重项目,策划实施一批安全促进项目。

结合社区的安全情况和基础条件,通过开展事故与伤害统计分析,对交通、消防、派出所、卫生、安监等部门提供的辖区内各种事故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通过采取问卷调查、上门走访、居民反馈、安全咨询等方式,对居民群众的安全需求、不安全状况及事故伤害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对大量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辖区内存在企事业单位多、“三小”场所总量大、专业市场多、家居燃气用户基数大、车流量大等中心城区普遍存在的极具代表性的问题,据此设立了社会治安安全、校园安全、老年人安全、残疾人安全、家居用电用气安全、运动场所安全等10个安全促进项目。通过实施安全管理、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安全服务、安全设施和产品、安全工程等措施实现既定目标和计划。

五是重交流,畅通内外信息交流渠道。

为了掌握创建安全项目经验和思路,建立、畅通外部信息交流和内部信息交流渠道。先后邀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的专家、深圳市安监局和广州市安监局相关领导对街道的创建工作进行实地指导。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到济南等地区学习创建国际安全社区的先进经验,深入了解安全社区的核心理念和思路,大大开拓创安工作思路。

六是重整合,有机结合常态工作和创安工作。

在创建过程中注意把街道常态化的工作与创安工作有机结合,善于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强大的动力和合力。例如社会治安是街道的重点和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在确定和实施社会治安安全促进项目时,结合2010年平安亚运的部署,以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为依托,将公安、司法、综治、劳监、安监、出租屋管理等部门组织起来,落实“六联工作机制”,有效降低了治安案件发生引起的居民伤害和死亡发生率。 

安全社区建设是一项只有开幕式、没有闭幕式的长期“工程”。特别是在广州市委提出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总体思路,越秀区提出“争当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排头兵”以来,我们把成功创建全国安全社区作为新的起点,通过组织实施幸福社区示范点建设、慈善助学超市、垃圾分类减量、社区微型博物馆建设等项目,巩固全国安全社区成果,进一步提出了创建国际安全社区的目标。目前,街道已经制订了安全促进项目持续改进计划,对所开展的十个安全促进项目不断完善,着重依托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医务室和重点单位以及派出所、安监局等专业部门完善事故与伤害监测体系,增加设立“消防安全促进项目”,着力加强对老旧社区、出租屋、三小场所的监管,持续、有效地推动安全社区建设向广度、深度拓展,为创建国际安全社区、构建幸福美好家园而努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