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后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就此开始了它神圣的使命,期间职业病患者和广大关注职业病的人士纷纷开始关注我们的《职业病防治法》。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后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就此开始了它神圣的使命,期间职业病患者和广大关注职业病的人士纷纷开始关注我们的《职业病防治法》。
但不曾想过职业病在这些年来经历了那么多的“命案”和血的教训从职业病频发期到现今的“高潮”,《职业病防治法》确实在职业病领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由于职业病的发展导致我们的职业病防治法不得不“改版”,到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时候了,所以今年的两会和职业病防治周就起到了征集广大人民意见的好时机。
那些抹不去的伤
《职业病防治法》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张海超的事迹 告诉我们职业病防治法必须修改
张海超:从“开胸”到当志愿者
开胸验肺使张海超成为全国瞩目的人物,不管是去医院还是小的诊所看病,只要一报名字,医生们就会说,你就是河南新密的那个张海超吗?但更令我想不到的,是自己获得的赔偿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病赔偿中最高的,而且从此成为中国职业病防治公益网的志愿者,推动和促进了国家职业病防治、诊断和很多法律条文的改变。
开胸验肺使我成为全国瞩目的人物,不管是去医院还是小的诊所看病,只要一报名字,医生们就会说,你就是河南新密的那个张海超吗?但更令我想不到的,是自己获得的赔偿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病赔偿中最高的,而且从此成为中国职业病防治公益网的志愿者,推动和促进了国家职业病防治、诊断和很多法律条文的改变。
其实最初的时候,我只是想通过法律途径争取到医药费,这个过程中,张海超了解到这个领域存在的许多问题,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作为中国职业病防治公益网的志愿者,我现在负责维权行动和提供咨询等工作,很多工友的职业病维权案子都会点名找我。能从过去的受害者成为现在的志愿者,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
张海超一直觉得,自己以前受到的创伤同法律不完善、监管不到位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按照以前的《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在申请职业病鉴定的时候,你得同时拿到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证明和必要的详细资料。但是哪个用人单位会轻易地把材料给你呢?所以,职业病维权的事情还在不断地发生,很多像我这样的农民工都遇到过维权难的情况。
不过,这种局面正在得到改善。一方面国家的法律政策在不断地完善,另一方面职业病群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得到了监管部门和用人单位的高度重视。
2009年,张海超荣幸地被人民网等网站评为“中国十大法制人物”。这真让张海超感到意外,可能是因为我这件事推动了法制进程吧!我心里想说的是,事情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离不开政府对职工维权的重视,社会各界对职业病群体的关心。
自从张海超的事情发生以后,我一直在琢磨国内有关的职业病维权的疑难案例,也更加关注和职业病维权有关的各种新闻。这个月,我在网上看到国务院法制办就《职业病防治法》诊断鉴定制度条文(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修改意见,感到非常振奋。前两天,我递交了修改意见。目的只有一个,包括我现在所做的志愿者工作,就是尽我所能去帮助身边那些处在社会弱势地位的人,帮助那些和我有着同样遭遇的农民工兄弟。
张海超明显感到,当年张海超的事情是因为法律弊端漏洞等原因造成维权比较难,现在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伤认定的相关条款不断完善,加快了农民工职业病维权的速度,打破了原来维权无门的那种状况。
张海超现在的生活很安稳,孩子也上了新密市最好的幼儿园。因为获得了比较高的赔偿,我每个月还能够花上几千块钱去买些中药和保健品来提高免疫力。和其他患病工友相比,我的治疗条件已经很不错了。
如今张海超最大的期望就是国家赶快加大监管力度,如果用人单位造成了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要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的刑事责任,最大限度地维护工友们的权益。而我,还会继续帮助身边的职业病工友维权,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维权到底,就如同我的QQ签名一样:我想过成功,想过失败,就是没有想过放弃。
张海超的胜利能否开辟职业病鉴定通途
河南省新密市刘寨镇农民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密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李绍光17日表示,经过多方努力,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向张海超赔偿61.5万元,其4名工友也因患尘肺病获得该公司共计100多万元的赔偿金。
张海超的胜利并不出人意料。当他冒着生命危险“开胸验肺”进而引来全国媒体的热切关注后,今天的结果已完全可以预期。这个结果令人欣慰,但也未足狂喜。张海超和他的工友们现在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可是给他们带来无穷磨难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不合理规定还在。这些规定不除,许许多多职业病患者就仍然面临着徘徊无计、奔突无路的窘境。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规定,劳动者去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诊断,需要出具的资料包括:健康损害证明;劳动关系证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这些要求看上去并不过分,似乎每种资料都跟职业病的鉴定有着密切关系,可实际上其中没有一项是劳动者自己就能提供的,而是都得经过用工单位的配合和帮助。这就把很多职业病患者逼进了死角。
谁都知道,污染严重的工作环境最容易造成职业病,而肯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的人往往收入微薄、文化水平不高,他们既没有在日常工作中保存有利于己的证据的意识,也没有和老板据理力争以改善工作环境的能力。当他们需要进行职业病鉴定时,只能去找用人单位请求出具相关证明。可是,让用人单位提供“自证其非”的材料,哪有那么容易?人们怀着热诚的希望寻求法律的救济,有关规定却在他们面前竖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使张海超的维权之路一度陷入“死循环”,它一定是有问题的。
《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未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证擅自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或者医疗卫生机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这本来是为了保证职业病鉴定的专业性和可靠性,避免出现混乱的标准和鉴定的纷争,可这个关于资质的规定却在现实中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在张海超事件中,有资质的医院作出了“肺结核”的诊断,直接阻断了张海超的维权之路;而没有资质的郑大一院却得出了正确的结论,给张海超带来了生机。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当开胸验肺事件曝光后,河南省卫生厅却要依据上述规定对郑大一院进行通报批评,并立案调查。当法律不能为正当权益和正义一方保驾护航时,即使不是法律本身浸染了邪恶的气息,也一定是法律条文和现实世界严重脱节了。
几年前,“孙志刚事件”发展到最后,不但广州那群打人的暴徒受到了法律的惩处,而且那部《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也就此终结。如今的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已经有了最初的结果,但它不应该止步于几个人得到赔偿,而是应该从个案中找出普遍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下一步,有关部门应该派专人对职业病诊断和维权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然后依据调研所得修正那些已成维权者噩梦的法律规定。只有这样,张海超个人的胜利才会转化为所有职业病患者的福音。
延伸阅读:更多张海超事迹
苹果身后竟有如此血腥产业链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台资企业联建科技2月中下旬,联建科技百余名员工“正己烷”中毒,截至2月26日的数据显示,在整个“正己烷”中毒事件中,直接或间接涉及2742名员工,共有134人受影响。
苹果公司光鲜的表面背后是条全球的链条,最近这个链条上有两个环节十分引人瞩目:
一、深陷“跳楼门”是以富士康组装厂
二、苏州工业园区公布联建科技"正己烷"中毒事件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台资企业联建科技2月中下旬,联建科技百余名员工“正己烷”中毒,截至2月26日的数据显示,在整个“正己烷”中毒事件中,直接或间接涉及2742名员工,共有134人受影响。
2009年8月联建在苹果的建议下开始用这种溶剂取代酒精让员工们擦拭手机显示屏,这种化学制剂在中国及台湾地区均非严控化学药品。联建一位员工说,正己烷比酒精更经济。据称苹果当时建议的理由是,其他工厂也在用,你们可以用看看。
在联建内部员工看来,“正己烷”事件后,联建的安全隐患并没有消除。该员工称,事件之后,苹果再次给出了新建议,建议用丙酮等溶剂。
一家苹果零件供应商表示,为在短时间提高良率,苹果会建议代工厂商试用其他在中国已经使用的不同化学药剂,如丙酮等易燃、易爆的高危品,虽然是遵循中国法规合法使用,但是在订单的急迫压力下,往往没法做好事先的工业安全评估及保护措施。
无视员工的职业健康,无视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当ipad成为苹果的又一台超级赚钱机器,在抱享高利润的同时,苹果的高层可曾想过在这条产业链上,有多少中国员工以及其他国家的员工,正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正己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周围神经炎。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等,重者引起神志丧失甚至死亡。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胃纳减退;其后四肢远端逐渐发展成感觉异常,麻木,触、痛、震动和位置等感觉减退,尤以下肢为甚,上肢较少受累。进一步发展为下肢无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缩及运动障碍。神经-肌电图检查示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综上所述,10年下来职业病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职业病防治法“改革”要够狠,否则我们一再关注的职业病我们一直帮助的那些职业病患者没有一个切实可靠实用的法律帮助他们是不可行的。
本文来自“职业病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