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在上海发布《我国职业病危害预警与治理研究报告》提出,防治职业病危害应突出预警、预防机制,逐步建立职业病危害预警体系。
报告负责人、重庆医科大学教授蒲川告诉记者,职业病危害正出现从传统煤炭、化工行业,向计算机、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蔓延的趋势。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人数占职工总数的约36%,由于劳动关系不固定,流动性大,进城务工人员成为最主要的职业危害接触人群,该人群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80%以上。
报告显示,重经济、轻健康的发展观念和机制,制约了我国职业病防治的有效开展。同时,由于职业病的潜伏期长、劳动用工不规范、劳动者职业安全意识不足等因素,企业的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难以落实。不容忽视的是,职业病预防、鉴定和治疗的卫生资源匮乏,医务人员人数不足,也凸显出我国防治职业病危害能力的薄弱。
因此,报告建议,防治职业病危害应突出预警、预防机制,逐步建立有效、完整、全面的职业病危害预警体系。该预警体系需要重新整合现 有职业病防治信息网络,以信息收集与交流平台、预警决策平台为主干,构建信息预警监测系统、评估和诊断系统及决策系统,以实现对职业病的有效预警和预防。
(责编:伍斯琴)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业病网 www.7785.org